聽到這一番話,高陽公主瞪大眼珠子,二哥也太逆天了吧,次次懟父皇,真不怕父皇把你下大獄了啊。
“你個逆子。”
氣不過的李世民,指了指周邊的護衛:“你們給我按住他。”
聞言,李寬眉頭一挑,大聲道:“父皇,你不公平,我們父子局,怎麼能容外人插手呢!?!”
李世民目光銳利,不屑道:“公平,呵!”
“朕,就是公平!!”
由於周邊護衛的幫助,李寬輕而易舉的被抓住。
終歸結底,還是雙拳難敵四手。
然後,被抓住的李寬,雖然沒有捱上一鞭,但也被李世民踢了數腳,來洩洩氣。
【緩了一會,情緒波動稍微沒那麼大後,李泰深知自己是皇帝,現在楚王謀反,就必須要與諸多大臣商議出處理的辦法來。】
【旋即,隨意指著一位內侍,讓他把摔在地上的軍情馳報拿給眾大臣看:“你去,拿給眾大臣看。”】
【不一會兒,眾大臣看完後,窸窸窣窣的議論起來。】
【“哎呀,怎麼短短几日,便有三州淪陷。”】
【“是啊,好生奇怪啊。”】
【“明明楚王只是以八百親兵起事,但怎麼可能會這麼快攻陷其它州呢?莫非此事裡面另有蹊蹺?”】
【“會不會是背後有人下注,賭他會成功啊!?!”】
【“不對啊,因為世家求穩,完全沒有必要去冒著這個殺頭、滅全族的風險來做這種事啊。”】
【“你們這可不能亂說,亂說的話,會讓陛下引起對世家的懷疑,會起大亂的啊。”有人驟然警告了一下。】
【“明白明白。”】
【除了世家官員討論外,其它小團體也在磕嘮。】
【比如,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貞觀老臣為首的。】
【“現在該怎麼辦?”】
【“當務之急,還是先想出一個辦法,來平定此事。”】
【“得顧慮到其他封王的憂慮。”】
【“也是,那就這樣吧。”】
【之後,沒幾下就定好了等會要上書給李泰的言論。】
【至於為何這麼快,主要是他們不把楚王眼裡,因為實在八百人太少。】
【哪怕挾持了三州人馬,也不過寥寥幾千兵馬,對於大唐,那隨手可破。】
【何況,有些兵馬,還不是忠心的,會隨時反叛。】
【這時,李泰見時間也差不多了,當即發問:“現在你們討論出什麼了嗎?!”】
【長孫無忌舉了一下笏板,先來了個開篇點題,闡述道:“楚王謀反,根源在於先前的動兵政策。”】
【“好在,臣有一計,既可平禍亂,又可免刀兵之苦。”】
【“但只怕有違聖意,請陛下恕罪。”】
【然而就在這時,神色大變的司馬蘇瑁舉了笏板,開口反駁道:“楚王李寬素有謀反之心,就算是不動兵,他早晚也會反。”】
【他眼中殺意四溢,兇惡道:“不如這時來個殺雞儆猴,震懾天下封王。”】
【畢竟當初那動兵政策是他提議的,若此事定議下來,會被追究責任的。】
【長孫無忌嘴張了又張,但最終還是閉合下來,沒有去駁斥。】
【李泰眉頭一皺,制止了司馬蘇瑁的突然發言:“司徒,你先講。”】
【“是,陛下。”】
【長孫無忌開啟了長篇大論,彎彎繞繞的說道:“楚王此事不足為懼。”】
【“無疑是,派兵鎮壓而已。”】
【“但如何鎮壓卻是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