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十三年!】
【三月。】
【邊境爆發大規模的戰役,波及數國!】
【其根本原因是,唐承宗已經等不及了!忍不住地想開疆擴土了!】
【自然除了這個原因外,還有其他因素。】
【因素一,已經有很多年沒能大規模獲得軍功的將領士兵渴望建功立業。】
【畢竟在這個物價昂貴的盛唐裡,不向上爬,單憑著那一點俸祿,根本是養不活一家子人。】
【他們這些沒背景的將領士兵,只有一步一步爬上,利用權力,才能讓家裡過得好,才能過上如世家一般的奢侈生活。】
【因素二,年輕的世家子弟想證明自己,想揚名立萬,想青史留名。】
【又加上,蘇定方這些老將佔據朝廷的上層位置太久了。】
【歸根究底,朝廷的官員位置就那麼點,一個蘿蔔一個坑,世家子弟想往上面升,除了討皇帝開心外,只有獲得大量軍功,把老將擠下去才行。】
【因素三,世家想斂財,貪婪的他們覺得他們按平常這樣斂財還是太慢了。】
【只有戰爭,在戰爭中發戰爭財,才能以百倍的財富積累速率來快速斂財。】
【恰好得知唐承宗有開啟戰事的打算,他們便主動當主推手,一舉推動戰爭開啟。】
【因此,在種種原因的交織下,唐承宗一旨令下,停止互市,大規模調動兵馬,守衛邊境。】
【甚至還給蘇定方、李世勣(李勣)這一些人下了一道私人旨意。】
【此旨意內容是:若能瞧見可反攻他國,開疆擴土的良好時機,朕準你,帶兵反攻。】
【其中,有不少人對這個持反對意見。】
【像一些在互市獲利最大的以及停掉互市利益損失最大的世家及商人。】
【但這些人阻力不是特別大。】
【阻力最大的是褚遂良、長孫無忌等大臣。】
【他們覺得不可多處開戰,不然以大唐國力,難以抗拒多國共同伐之。】
【面對他們的糾纏,唐承宗以一句傲慢之語:“憑我萬國來朝的盛唐之力,何懼那些矮小弱國!!!”來堵住他們的嘴後,便不管不顧地強硬推行下去。】
【除了這些外,突厥人也不會少了存在感。】
【他們為了更進一步,也是表明想加入戰事。】
【唐承宗考慮他們是馬上民族,挺會打游擊仗的,又對他這個皇帝忠心耿耿的。】
【故而讓他們領少數騎兵以及監管各大兵權在手的蘇定方等將軍。】
【以防止反叛之事發生。】
【隨著唐承宗的停止互市的旨意下達。】
【當即,導致吐蕃等一眾各國經濟動亂,一時崩潰,糧食等之類依賴大唐的基礎民生物品價格飆升。】
【最終,經濟大蕭條毫不意外地降臨在各國。】
【吐蕃各國一時面對這個物價的飆升,很是茫然。】
【再加上,貴族不斷趁機索求。】
【餓死了不少貧苦百姓。】
【一些平民百姓,為了活下去,女的“自願”入奴做娼,男的“自願”參軍入伍,為奴為僕。】
【松贊干布的孫子、現任吐蕃國王的芒松芒贊,得知此國情後,又看見唐承宗派人說停止互市是因為大唐自己物資供應不足、先滿足自家需求後再啟互市。】
【於是,立馬召集各大臣,齊聚布達拉宮,商議該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