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修遠:多汁太陽能電池效率問題。
這個多汁太陽能電池,實際上被稱作gratzel電池,組成成分包含了導電玻片、碘、二氧化鈦和果汁。所以被稱作多汁太陽能電池。
而徐凌選擇了之前選拔裡提到過的水滴透鏡的問題。
這個問題也是很單純,而且比磁懸浮的問題當然是要簡單一點的。
而現在,徐凌手裡有了五個備選問題,但究竟選哪一個作為主攻抓手,仍然懸而未決。
“現在有了初步的選擇,你們有什麼好的方法來篩選出最合適的問題嗎?”
徐凌把問題拋給了大家。
幾人陷入了沉思,久久沒有人回答。
就在徐凌想要開口時,剛才一直話很少的梁修遠先開口了:
“我之前因為興趣選過一節管理學院的課程,我記得老師提過一個方法,用來幫助人們做出最佳決策,好像叫topsis。”
誒?這一下就戳到了徐凌的知識盲區。
徐凌當即來了興趣,連忙讓他繼續說下去。
其他幾人也饒有興趣地望著梁修遠。
“topsis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先想象一個最優的方案和最差的方案。然後對每個待評估的方案,計算它與最優和最劣的方案的距離。再用這距離算一個相對貼合度的資料,越接近1,則說明這個方案在這一設定下是最優的。”
感覺還是很抽象,徐凌繼續問道:“這個所謂的距離是怎麼算的?”
梁修遠繼續說:
“我們首先要先確定一套指標,然後對每一個方案的各個指標賦一個權值。然後距離的計算就跟向量的距離的計算類似,只是他有自己的公式。相對貼合度也有公式的。”
這下徐凌明白了,這個方法操作起來應該不是很難,於是他立馬招呼小組的眾人開始第一次評估。
首先,是確定指標。
經過幾人商議,選定了實驗操作難度,實驗最佳化難度,理論價值,理論推導難度。
對每個方案的每個指標進行打分,由於不同的人考慮的不一樣,最終取的是平均值。
例如,對於盲盒球個數的探測,眾人打的分依次為:9,5,7,7。
給實驗操作難度打了9分,不是說操作難,反而是操作簡單。
很快,小組五人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整個topsis流程。
最後選出來的問題讓小組其他人大跌眼鏡,竟然是徐凌所提出的水滴透鏡問題。
但這方法可是梁修遠提出來的,自然沒有徐凌暗箱操作的可能。
徐凌很滿意,能夠研究自己想要研究的問題無疑是天下最令人開心的事。
而剩下的四個問題,當然不是不研究了,徐凌把它們的優先順序降為第二等級,至於另外的還有大概十來個問題,優先順序就再降一級。
“好了!今天的任務圓滿結束。非常感謝大家能過來,感謝大家願意開動腦筋思考。今天就到這裡吧。”
徐凌拿腔拿調地說了一段總結後,眾人便各自散去了。
下次見面,應該就是在實驗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