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科了,系統成了我的學習監工

第44章 乒乓球火箭問題的研究

想清楚之後,徐凌沒有再關注無人機電池的問題,將它擱置在了一旁。

眼下要準備的是被定在五月十五日的模擬對抗。

由於徐凌小組是反方,對於一組的問題如果沒有很透徹的理解的話,必然是沒有絲毫勝算的。

關於乒乓球火箭的原理,徐凌已經很清楚了,無非就是能量轉換的一個過程。

但原來題目中強調過乒乓球被拋射的高度,給定的引數是水的體積。

如果簡單來想,能夠變化的是容器的形狀。最簡單的考慮,容器都是圓柱體。

那到底是半徑大形狀寬扁的圓柱體好還是半徑小形狀瘦長的圓柱體好?

其實這些討論一組的報告中都有提出來,但徐凌包括小組的其他人都被裡面各種複雜的公式吸引了目光,根本沒有在意那些問題。

那麼,如此看來,想要搞清楚液體動能向乒乓球動能轉換的定量關係,必須親自做一次理論的分析以及簡單的實驗驗證。

……

次日下午,徐凌將小組的眾人召集在了一起。

目的很簡單,就是儘可能發揮人多的力量快速地解決這個問題。

“模擬對抗在即,我們必須弄明白實驗的原理和重點以及對方可能會採取的思路。”

徐凌鄭重地說道。

“那麼,還是先從簡單的原理開始,誰能夠說一說?”

徐凌接著說道,眼神主要看向了梁修遠和黃雲峰兩人。

被目光掃過的兩人瞬間有些緊張,低著腦袋似乎在不停地思考,但遲遲沒有開口。

最後還是秦芹條理清晰地說了一遍。

“能量轉換!這麼簡單的問題你們還說不出來嗎?這是最基本的原理啊,一定要搞明白了。”

徐凌嚴肅地對黃雲峰和梁修遠說道。

兩人重重地點了點頭。

這並不是徐凌想要難為他們。團隊賽中是有兩方討論的環節的,所有人都要參與其中,如果連最基本的原理都不清楚,難道討論的時候一句話都不說嗎?

哪怕不說話,評論方就逮著他倆問問題呢?

搖了搖頭,徐凌繼續問道:“對於這個問題的分析,你們有什麼思路嗎?”

其實對於徐凌來說,想要完成這個問題的理論分析並不會太難,但他想要做的不是全部都靠自己,而是對自己的組員做出一個引導。

畢竟獨木不成林。

小組幾人沉思許久後,竟是季芸先開口了:

“嗯……這個問題雖然從宏觀上看起來並不難,但乒乓球在水中的下沉,水中射流的產生,乒乓球離開水面後的上升都不是簡單的運動。

我認為,應該分為兩個部分來分析,一部分是水和球的作用,另一部分就是球在空中的運動。”

聽著季芸的描述,徐凌也在腦海中做了一個模擬,隨即立刻做出了安排:

“不錯,季芸說得很好,這個分析沒有問題。那我們來嘗試著分析吧。先把水中的過程和空中的過程獨立開。季芸、黃雲峰和梁修遠,你們就試著分析球脫離水後的運動。可以先忽略球的旋轉。”

球在水中的運動過程自然就由徐凌和秦芹來完成。

因為水中的運動相比於空氣中,要複雜得多。不僅要考慮射流的產生,還要考慮波流聚焦效應等複雜問題。同時,浮力也不能忽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