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徐凌來說,這些已經是很寶貴的經驗了。
想明白後,徐凌低下頭,向吳成海道了歉。
吳成海也沒有再說什麼。
相反,他對徐凌還多了分認可。
……
“最後再跑一次資料。”
吳成海說道。
沒錯,還是跑資料,但徐凌已經沒了怨言。
“建模已經完全完成了嗎?”
徐凌忍不住問道。
“是的,我們另一邊的實驗都已經在做了。”
吳成海回答道。
“那模擬的結果和實驗相比怎麼樣?”
徐凌接著問道。
“還不錯。基本上都能吻合得很好。”
吳成海回答時,眉毛有些上揚。
跑了這麼久的資料,再加上偶爾和小組成員的交流,徐凌其實對資料有些疑問。
趁著吳成海心情不錯,徐凌提了出來:“我觀察了之前的所有資料,我發現我們好像沒有重點考慮加熱系統引數對加熱效果的影響,特別是銅線圈的影響。
而且好像沒有討論電磁感應技術對電池壽命的影響。”
這裡所說的銅線圈,就是需要裝載在鋰電池內部的用來產生渦流實現加熱的裝置。
徐凌問出這樣的問題,讓吳成海很是意外。
思考片刻後,吳成海回答道:“電磁感應技術對電池老化的影響,我們後續會做的,但毋庸置疑的是,電磁感應技術在這方面比之前的外部加熱法要更加優秀。
至於你說的加熱系統引數的影響,相關的建模有些複雜,而且並不是主要的。
我們暫時不準備做,那是下一個階段應該考慮最佳化的問題。”
徐凌點了點頭,表示知曉。
……
很快,一個月的實習時間就走到了尾聲,研究小組的所有工作也順利完成了。
這項電磁感應加熱技術的效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取得了重大突破。
當銅線受到8a和50hz的正弦交流電時,鋰電池可在六分鐘之內從243.15k加熱到293.15k。
瞬時升溫率為0.263k/s,並且溫度分佈均勻。
成果斐然,但和徐凌沒有什麼關係。但徐凌也沒有感到太過低落。
實習結束,回到學校,徐凌第一時間找到了張忠堯。
“怎麼樣,這次實習的感受怎麼樣?”
張忠堯的語氣透露著關心。
“跟學校裡做專案完全不同。”
徐凌有些感慨地說道。
“那當然。兩者的目的都不同。不管怎樣,有收穫嗎?”
張忠堯笑著說道。
“有。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這是好事兒啊,有不足,才能改,才能更好進步。”
……
而這次實習,徐凌總結出自己有兩方面的不足。
第一,在於心態,可能是之前所取得的成就太過亮眼,導致自己有些好高騖遠。甚至於不屑於做跑資料這樣的工作。
第二,就是自己程式設計方面的硬實力,確實有所欠缺。跟研究小組的成員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而提升程式設計能力應該加點哪個學科呢?
資訊學嗎?
或者語言學?
畢竟程式語言也是語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