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科了,系統成了我的學習監工

第66章 ABS的最佳化思路

那abs系統到底怎麼來最佳化?

從宏觀上看,可以採用分治策略,分別針對鋰聚合電池、超級電容器和pemfc進行效能上的最佳化。

但考慮到最近的時間都在圍著pemfc和peme打轉,徐凌自然決定從pemfc入手。

雖然pemfc能夠在眾多燃料電池中脫穎而出,因其具有更高的電效率並且設計簡單。

但這並不是說明它就沒有缺點了,相反,它的缺點還有不少,例如反應物分佈不均、催化劑層和gdl之間的水管理困難以及反應物質量傳遞不均等問題。

而想要從這些方面實現最佳化,徐凌把目光集中在了pemfc的重要元件——流場!

所謂流場,是pemfc中的關鍵元件,它旨在分別在陽極和陰極側以儘可能低的壓降提供所需的氫和氧。

此外,它還需要執行多項任務,例如去除反應產物(熱和水)以及收集 pemfc產生的電流等。

因此,流場上取得最佳化,將能夠大大提升pemfc的效能。

這裡的所說的流場要與流體力學的流場區別開來,它更多強調的是實際的物理結構。

想要從流場上取得突破,就要調整流場的設計引數,也就是流場的幾何結構。

但這個問題沒有徐凌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你們原本的流場就是一個傳統的直流型的對吧?”

沈華南問道。

“對的,我最初是考慮到它的設計最簡單。”

徐凌解釋道。

其實最初徐凌哪裡會考慮流場的問題,只是系統就是這麼給的。

誰知道系統是怎麼想的?

“一個最簡單的直流場其實對水的排出是沒有那麼友好的,因此會降低效能。”

沈華南思考片刻,幽幽地說道。

“那應該做些什麼改進呢?”

徐凌順勢問道。

“嗯”沈華南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直流場的改進就那麼些方法,簡單的就是給直流通道里加一些阻塞物或者機關之類的東西。

例如加一些m型的阻塞物,讓流場通道形成一種仿生波浪的形狀,便於水的排出,還可以增加傳熱和傳質速率。”

“那其他流場呢?”

徐凌繼續提問。

“這就比較多了嘛,什麼蛇形結構啊,平行結構什麼的。

你們自己去查閱資料,弄清楚不同流場的優勢和缺陷,然後按照你們的設想進行選取就行了。

或者你想象力豐富一點,自己設計一個結構。”

沈華南耐心地說道。

徐凌點了點頭,內心充滿了感激。

那麼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徐凌和余文凱的任務就是枯燥的查文獻活動。

在港城科大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徐凌還可以登入他們的電子圖書館,再加上自己魔都大學的電子圖書館,徐凌的搜尋範圍一下子就變大了許多,一篇又一篇的相關文獻被找了出來,中英文的都有。

徐凌在語言學上花的經驗也終於顯現了出來。

最終,徐凌花了四天時間,才算是集百家之長,瞭解了不同流場對效能的影響。

而對於沈華南所說自己設計架構,徐凌還沒那麼想當然。

週五晚上。

“徐凌同學?你們不準備走嗎?明天是週末,是休息時間,今天可以早點回去。”

沈華南看著還在一絲不苟地做模擬實驗的兩人,有些疑惑地問道。

因為他自己都已經準備下班離開實驗室了。公文包都收拾好了。

“嗯沒事,我們準備把蛇形流場的資料模擬完。”

徐凌盯著電腦螢幕,回答道。

余文凱也是點頭附和。

學生都沒有走,身為老師怎麼好意思走呢?

罷了,等等他們吧。

沈華南搖了搖頭,無奈地想到。

可他不知道,這會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