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對於選題,徐凌也沒有馬虎。
經過幾番精挑細選和不斷設想後,徐凌選擇了μ子反常磁矩的問題。
所謂μ子反常磁矩,是指μ子實際磁矩與基於標準模型預測值之間的偏差。
根據標準模型理論預測,μ子磁矩應該是一個非常接近但不等於2的數,被稱為g-2。
然而,費米國家實驗室,在2021年正式確定μ子的行為和標準模型理論預測並不相符。
而這種差異可能暗示了存在某種未知的第五種自然力,也可能是新粒子、新維度、或者新的時空特徵等因素引起。
而經過徐凌的猜測和理論分析,他認為若存在一種由普通原子透過軸向量和贗標量耦合作用於μ子自旋而產生的長程力。
且在垂直方向極化的μ子態之間需要有一個約為10^-13電子伏特量級的微小自旋能劈裂,那這種差異就能被消除。
當然,這只是徐凌的猜想,還需要實驗進行測量。
但遺憾的是目前並沒有能夠測量的相關實驗裝置。
徐凌無法直接測量,但他透過假想,給出了一個可能的實驗方案。主要的想法是對測量自旋共振的實驗進行拓展。
並且,徐凌認為這種方案在當前的技術水平下是可以實現的。
然而,推演和設想離論文產出還是有一定距離的。
徐凌花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終於完成了畢業論文的撰寫。
題為:
《解釋μ子反常磁矩的一種新的猜測》
因為是作為畢業論文,所以沒有發表到什麼刊物上,自然也沒有驚起什麼波瀾。
那麼接下來就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該何去何從了。
經過了寫論文閒暇時間的思考,徐凌已經把自己的選擇縮小在了留在本校和出國深造之間。
有留在本校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地緣因素。
魔都畢竟是生養了徐凌的土地,這裡有自己的父母,也有亦師亦友的張忠堯。而且在這裡也能繼續自己的研究。
但徐凌的心中還是有一股衝動,不斷刺激著徐凌想要出國看看。
徐凌想要看看國外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他們的科研環境是什麼樣的,為什麼華國在很多地方仍然趕不上他們,他們究竟好在哪裡?
想到這裡,其實最終的決定已經註定了。
如果徐凌堅定留在本校的想法的話,就不會有第二個選擇出現。
既然已經想明白了,徐凌直接找到了實驗室裡的張忠堯。
“張老師,我想好了,我想出去看看!”
徐凌的語氣有些堅定。
“嗯……不錯。我支援你,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認識我們的不足,是正確的。但你時刻要記住一句話: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是有國界的。
明白嗎?”
張忠堯的話音有些低落但很嚴肅。
“我明白!”
徐凌重重地點了點頭。
“那你想好了去哪所學校了嗎?”
張忠堯隨後問道。
“加州理工或者麻省理工吧,您覺得呢?”
徐凌試探性地說道。
徐凌此前是做過功課的,這兩所學校都是物理學領域頂尖的研究中心。而且都和徐凌的研究方向非常契合。
“那我建議你去加州理工,你有一個師兄在那裡,相互有個照應。而且不少教授我認識,我可以直接給你推薦,到時候你在那裡會更方便。
不用考慮麻省的世界排名更高的問題,那說明不了什麼。”
張忠堯緩緩說道。
話既然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徐凌自然沒有什麼好顧慮的了,當即點了頭,並開始著手準備申請資料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