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元時,奢家就統治了這裡。大明立國後,那位奢香夫人的父親奢祿環歸順了朝廷,被封為永寧安撫使。後來在明平雲南之役中,為官軍修橋鋪路保證後勤。戰後論功行賞,又被朱老闆提升為永寧宣撫使,並將不聽話的土司地盤,一併賞給了他。
永寧地處三省交界,位置極其重要,又在大山深處,遠離王化,日子一久,朝廷自然不放心。於是在永寧宣撫司的地盤上,足足設了永寧衛、瀘州衛和赤水衛三大衛所,楔入三顆釘子盯住土司,守好這條蜀中入滇入黔的咽喉要道。
好在奢家素來是忠君愛國的模範土司,多年來,雙方雖然摩擦不斷,但從來沒有撕破臉過,還一起鎮壓都掌蠻和生苗的造反。
經過上百年的磨合,終於形成了如今這種宣撫司和衛所犬牙交錯,分管夷漢,互不干涉的共存局面。
所以別看二郎灘也在永寧宣撫司的境內,但普通軍戶根本感受不到土司的存在……
當然很多時候,感受不到不代表它不存在,而是因為層級太低,沒有資格被它凝視……
所以蘇錄聽說少年的母親是永寧宣撫使,登時就打住了話頭:
“好了不要再說下去了。”
“你不我的是什麼人?”少年問道。
“不感興趣。”蘇錄搖搖頭,冷漠道:“你們羅羅人的事情,跟我們漢人沒關係。”
“你真不是誰?”少年又問道。
“沒興趣。知道你媽是誰,該把你往哪送就行了。”蘇錄心說這孩子有點缺心眼,你都自報家門了,身份還有什麼好猜的?
少年還想說話,蘇錄卻兩眼一瞪道:“別說話了,安心走路吧,你腳好了是吧?”
“……”少年被他堵得一愣一愣,只好悶頭趕路不吭聲了。
蘇有才還想說什麼,見蘇錄微微搖頭,便也不吭聲了。
四人就這樣在山林中艱難穿行了半宿,全都不可避免掛了彩。蘇泰一頭撞上一條橫在眼前的粗藤,腦袋起了個大包。
蘇有才和蘇錄的四肢被荊棘劃滿了口子,反倒是那少年,除了一開始扭到了腳,沒有再添什麼新的傷。
但他們片刻不敢停留,一直不斷向南行進。幸虧蘇泰常年在山裡轉悠,辨認方向的經驗豐富,這才沒有迷路……
在看不到月亮的時候,蘇泰主要是靠觀察水流來辨位。他知道這一帶大多數山溪,都是順地勢向東南方向匯入赤水河的。
所以他便率眾沿著水流前行,這樣還有很多好處,一是可以保證飲水,二是順著水流一定能找到大道,三是可以消除氣味和足跡,哪怕對方用獵犬也無法追蹤。
當然也有不好的地方,一是溪水太涼。剛開始涉水還挺舒服,身上的燥熱很快被水流沖刷一空。
但時間一長,便只剩刺骨的涼意,順著腳掌往上鑽,又一直竄到膝蓋,像無數根冰針扎進骨頭縫。蘇有才腿肚子都抽筋了,那倒黴孩子更是不停地打寒顫。
此時天光微明,蘇錄見他凍得嘴唇發紫,牙齒不停打架,卻死死咬著唇不作聲。心說這還是個硬骨頭……
倒是蘇錄蘇泰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在泉水中走了半天,也無甚大礙。
第二個麻煩對所有人一樣,那就是沒有道路。溪流順山勢而下,只會找最便捷的通道,才不會管他們好不好走。所以時不時就會有直上直下的陡坡,橫在四人面前。
最危險的一處陡坡近兩丈高,坡面覆蓋著溼滑的苔蘚,還不時有水珠飛濺……
蘇泰尋了一趟,回來悶聲道:“兩邊都是這樣,也沒找到安全的路線。”
“正常。”蘇錄點點頭,喀斯特地貌就是這樣直上直下。緩坡,不存在的。他便主動請纓道:
“我先下去探路。”
夏哥兒雖然很想自己下去,但他一個頂兩個蘇錄沉,最終還是理性戰勝了感性。
爺仨便解下腰帶和綁腿首尾相連。
“還是不夠長。”三人望向倒黴孩子,催促道:“愣著幹什麼,快把你綁頭的布條子解下來!”
“……”倒黴孩子一陣糾結,還是乖乖解開了綁著髮髻的一圈圈布條。
烏黑的長髮披散下來,遮住了白嫩細長的脖頸……他臉上脖子上的灰,早就被沖刷乾淨了。倒黴孩子不禁害羞的低下了頭……
但蘇家父子只顧著連線繩索,根本不關注他的變化,只有蘇有才忍不住吐槽了一句:“果然是嬌生慣養,白得跟個小姑娘似的。”
蘇錄腰上繫好繩子,蘇泰就順著坡面把他一點點往下送……
待蘇錄兩腳著地,繩子也到了盡頭。
蘇錄探查一番,確定下頭沒有危險,便朝上頭招了招手,蘇泰又如法炮製,將老爹和那倒黴孩子送了下去。
輪到他自己時,卻直接把繩子扔了下去,在毫無保護的情況下摳著巖縫,手腳並用,不斷試探著一點點挪了下去……
坡面上不斷有碎石滑落,蘇有才和蘇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好在有驚無險,蘇泰穩穩落地。一下來蘇有才就擰他耳朵道:“臭小子你為什麼不用繩子?”
“沒人給俺解繩子啊爹?”蘇泰憨笑道:“放心吧,比這更高的坡俺都爬過……”
“以後少冒這種險。”蘇有才嘆了口氣,又指著地上不知被人還是獸踩出來的小徑,欣喜道:“地上有路了。”
“那就快下山了。”蘇泰輕聲道:“越這種時候越得小心,對方有可能在山下埋伏著。”
三人聞言全都放輕了呼吸,跟著蘇泰繼續前行……
當天邊露出第一縷霞光時,他們終於走到了山林邊緣,透過層層枝丫,能看到前方赫然出現一條大道。
道上塵土飛揚,十分熱鬧,大隊人馬排成長長一線,有官軍也有羅羅武士。
此時軍官和頭人們訓話完畢,正準備開始搜山。
‘倒黴孩子’盯著隊伍看了片刻,驚喜地扯著蘇錄的衣角道:
“是來找我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