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3:超級科技帝國

第51章 公司頂層設計大調整

接下來便是公司高階管理層的人事安排。

公司執行長由於長樂兼任,營運長由何亮兼任,技術長由陸安兼任,資訊長由楚驍兼任,首席營銷官由楊毅成擔任,首席品牌官由方雨舟擔任,首席人事官由張鶴之兼任。

孟秋顏在管理層兼任首席行政官和首席財務官兩大職務,此外她還兼著董事長助理職務。

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也基本都在核心高管層裡任職。

現階段先把大的框架定下來,以後公司人員擴充時,再相對應的做人事調整即可。

此外,公司的監事會由嚴思修、秦觀月、謝宇等11人構成。

孟秋顏把這些名單都整理好,陸安再看了一遍,確認無誤點點頭:“嗯,就這樣決定。”

公司的決策大腦安排完了,接下來便是薪資待遇的調整,分為基本工資和虛擬股權收益兩個部分。

元界智控新的架構體系下,分為技術崗和管理崗。

技術崗細分為12個級別,由低到高為p1級初級工程師到p12級首席科學家。

管理崗細分為9個級別,由低到高為m1級主管到m9級的董事。

陸安看了孟秋顏設計的薪資待遇,隨後沉聲說道:“稍作調整一下,技術崗p1級年薪待遇為25萬元人民幣,以此為底數,每升一個職級增加前值的30%,以此類推;管理崗亦是如此,m1級年薪待遇為25萬元,以此為底數,每升一個職級增加30%。”

每升一個職級增加前值的30%,比如p1級年薪25萬,那麼p2級就是32.5萬,p3級就是42.25萬。

技術崗到最高p12級的年薪待遇就是448萬元人民幣,管理崗到最高m9級的年薪待遇就是203萬元。

孟秋顏按照他的安排進行了調整,隨後不由得道:“管理崗的待遇是不是低了些?”

聞言,陸安淡定地說道:“作為一家高科技公司,以技術文字,首先就是要尊重技術,最直觀且質樸的詮釋就是搞技術的拿錢比搞管理的要多。再說,這不是還有虛擬股權配置嗎,跟著我混還用愁待遇低?”

“另外,自明年2015年起,全體員工按照各自當前職級的基本工資每年漲8%,最高漲到20年截止,工作20年仍然在職的,往後均按照當期待遇給。”

陸安這個決定顯然是對標國內信用擴張的增速,信用擴張越大,錢貶值的越大,而公司的基本工資每年漲8%,意味著員工的職級待遇是保值的。

每年的基本工資漲8%,如果一位p1級員工在元界智控工作了20年,那麼他的工資待遇可以從最開始的25萬元漲到20年後116萬元。

這還是按照他20年後還是p1級來計算的,正常情況,在公司幹20年不可能一直在p1級。

而最高職級p12級工作20年後,基本工資待遇能從一開始的448萬元年薪漲到2255萬元。

孟秋顏本來覺得管理崗待遇給的相對有點低,配合每年漲8%的規定就不低了,而且工齡有了含金量,乾的越久離職意願就越低,因為乾的越久拿到的錢越多。

陸安補充道:“此外,員工若是升職了,則在次年按照升職後+實際工齡乘以8%來漲薪。”

比如一位p1級員工在公司入職滿3年,彼時他的p1級年薪從25萬元漲到29.16萬元。

然後這名員工連跳幾級升到了p5級,這個職級的基本工資待遇是56.68萬元年薪。

該員工升職到p5級後,他在第四年的工資不是拿56.68萬元,也不是61.21萬元,而是以p5級56.68萬元為底數,按他入職滿三年後,再以8%連漲三年的工資底數來算。

由此可以得出,這名員工升職後,他在第四年實際拿到的年薪是71.4萬元,到第五年則是77.11萬元。

若是後面又升職了,也是按照同樣的計算規則來給對應的薪資待遇。

末了,陸安看了看虛擬股權激勵方案,旋即說道:“嗯,你這個方案沒問題,無需調整,就這樣決定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