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6月7日週六。
元界智控內部的論壇,即“元界社群”在今天正式上線,成為公司全體員工的一個內部交流平臺。
顯然,公司逐漸越來越趨於完善了。
企業內部社群的主要意義是為了加強企業內部溝通與協作,知識體系的搭建和分享,員工建議或創意的收集,公司文化的宣揚。
更重要的,是加強員工的歸屬感。
很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內部論壇,元界智控如今初具規模,自然也不例外。
公司步入高速發展,這些當然都得配套跟上。
今天正式上線後,員工們也紛紛註冊自己的社群賬號。
元界社群支援實名發言,也支援匿名發言,員工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實名或匿名。
未經當事人的許可,不會洩露匿名發言者的身份,此舉旨在保障員工的權益,鼓勵員工說真話。
同時確保後臺管理員不會透露發帖人資訊,也不會進行打擊報復。
這個匿名機制執行的非常徹底,任何人包括高管在內,想去了解匿名馬甲發言者的真實身份,必須要經過陸安本人的允許。
如此一來,也就沒哪個高管敢去過問。
此外,陸安直接親自掛名擔任元界社群的超級版主。
元界社群的關鍵程式碼和安全系統還是他親自寫的,員工的社群賬號後臺真實資訊,只有超級版主可以看。
其它社群管理員除非有超級版主給許可權,否則看不到資訊。
陸安作為公司終極大boss,他能知道所有匿名者的真實資訊,但員工們尤其是基層員工並不擔心。
道理很簡單,大boss不可能去報復基層員工,或給基層員工穿小鞋之類的。
因為兩者的生態位過於懸殊,懸殊到不存在實際利益衝突。
這也是為什麼基層員工總覺得面對公司大boss大老闆時,對方往往都是和顏悅色的,而自己的頂頭上司一臉兇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此。
基層員工們真正擔心的是被頂頭上司或自己所在部門的高管報復,有道是縣官不如現管。
至於陸安能看到他們的真實資訊,根本不擔心,因為需要用到匿名發言的員工,往往就是想讓高層主持公道。
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社群的匿名機制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由於缺乏真實身份的約束,不用擔心被報復,一些員工在社群上情緒失控,肆無忌憚的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也必然會出現很多情緒化的吐槽,乃至罵街,而不是闡述客觀事實。
這是匿名機制不好的一面。
但也有好的一面,而且好的一面更大,這也是陸安選擇啟用匿名機制的原因。
將來公司發展做大了,瞭解公司基層的成本也會大幅飆升。
陸安自己頗為樂意跟基層員工打打交道,願意聽大家的真實心聲,未來元界智控規模大起來了,元界社群也是他了解公司運作和基層狀況的重要渠道之一。
從基層員工的視角來看,公司大了以後,不可避免的會存在等級和部門牆,需要一個渠道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或者獻計獻策建言。
從公司的中基層管理者的視角來看,他們一方面可以瞭解員工的心聲,另一方面也會對元界社群有種敬畏,尤其是大boss直接擔任社群超級版主,他們會在心裡提醒自己:老闆和公司高層是真的會去看、會去逛元界社群的。
如果有員工在元界社群上的吐槽,暴露的是自己部門的問題,會立刻採取措施去改進和回應。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部門拙劣的中基層管理者不是解決問題,而是選擇冒著風險去堵截掩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