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嘉寧市的一把手,吳宏生今天是心情大為舒暢。
因為他今天去省裡開會,得到了上級的重點表揚,並且頂著的“代”字就此去掉。
嘉寧市2014年gdp資料,早在上個月中下旬就釋出了,全年gdp達到了1420.25億元人民幣,同比2013年增長率達到了12.87%。
這個成績是極大的超預期,上級交給他的任務是能穩住就行,負增長不超過3個百分點就算是完成任務,再用兩年時間恢復到2013年的增長水平。
可見,上級都做好了負增長的預期管理。
結果去年嘉寧市的經濟狀況在面臨如此巨大的承壓之下,全年下來不但沒有負增長,反而還實現了正增長,更是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甚至比2013年的增長率都高。
妥妥的超鉅額完成了經濟任務。
這都是第四季度迎來大逆轉,最後一個季度不但抹平了前兩個季度暴跌的部分,還實現了大幅增長。
毫無疑問,這都是元界智控帶飛了全市經濟。
包括12家代工廠能來嘉寧落地,也是元界智控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到了第四季度,地產商也敢拿地了。
除了gdp資料異常亮眼之外,對於市裡乃至省裡,另一個資料則是更加讓其振奮。
那就是嘉寧市去年的財政稅收情況,2014年其公共財政總收入為198.37億元,同比增長+55.95%,比2013年的127.2億足足增加了71個億。
吳宏生在去年剛剛臨危受命時,他心想著去年嘉寧市的財政稅收能夠不跌破100億大關都得謝天謝地。
結果暴增55.95個百分點!
這顯然也是離不開元界智控,去年僅這家公司的總納稅額度大約是129.25億,比當時陸安對吳宏生給出的100億預期還多了近30個億。
不過嘉寧市是三級財政市,元界智控繳納的稅並非都入嘉寧地方,而是一半入國庫,省裡還要拿走20%左右,留給嘉寧市地方的就是30%左右,也就是38.7億左右。
顯然,元界智控成為了嘉寧市絕對的第一納稅大戶。
而公司129億稅額規模,超過了社交巨頭鵝廠,也超過了電商巨頭阿狸。
鵝廠去年總營收789億左右,納稅額在70億左右,佔營收比重8.87%;阿狸去年總營收708億左右,納稅額在109億,佔營收比重15%左右。
而元界智控去年的營收規模,跟這兩家網際網路巨頭處在一個梯隊。
751.5億的年營收,納稅額129.25億,佔營收比重17.19%,元界智控不論是絕對納稅額還是佔營收比重,都超過了這兩家網際網路巨頭。
元界智控的員工收入非常高,包括合作的12家代工廠商旗下的員工工資都到了繳納個稅線。
再加上樓市回暖,商品房的成交量放大,產生的契稅等等。
還有全市經濟迅速復甦,消費得到大幅提振。
這一系列積極因子迭加起來,不但完全對沖掉了下滑的部分,並一舉將嘉寧市的公共財政總收入推到了198.37億元,實現超過55%的巨幅增長。
現在的吳宏生是愈發覺得自己當初決定押寶在陸安身上,一把梭哈是極其明智的選擇。
否則,絕對不會有今天這樣大好的局面。
也不得不說的是,一家大型高科技企業,且具備高附加值利潤,對一座城市的經濟帶動是相當強悍的。
嘉寧市去年的經濟狀況那麼糟糕的情況下,全年gdp還能實現12.87%的增長率,財政稅收更是超過55%的增長率,在外界人士看來簡直堪稱經濟奇蹟。
而到了今年2015年,吳宏生都不敢想今年的資料會有多麼驚人了。
他有強烈的預感,絕對會是一個令人震撼的資料。
……
兩天後,2月18日週三。
今天是除夕,陸安已離開嘉寧市回鄉下老家。
從嘉寧市到鄉下老家,不堵車就三個半小時左右的車程,他這次回鄉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報恩。
陸安在剛讀小學的年紀,未滿8歲年,父母就猝然離世,而且他這一脈還是三代單傳。
絕對是堪稱地獄級的人生開局,陸安是在村裡人的幫扶接濟中成長,村子的規模也不大,大約330戶,全村有1500人左右,陸安成了村裡唯一的孤兒,所以全村都知道這個苦命娃兒。
小時候的陸安就是吃著百家飯長大,村民們合計湊錢支援他讀書完成學業。
作為村裡的苦命娃,偏偏是最爭氣的那個。
陸安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到初中三年,再到高中,年年成績都是全校第一。
說起來,如果不是被艱苦條件制約,他很可能在11歲的時候就能進入大學少年班。
最後因為種種原因還是按部就班的把初、高中學歷走完,然後參加高考,最後考出了745分的總成績,就語文扣了3分,英語扣了2分,其餘全滿分。
妥妥的狀元,清北搶著要。
但他拒絕了清北,選擇了西工大,還在當時的網上轟動一時,因為在那個年代包括當下,700分以上的成績都是預設選清北的。
而清北各種互防彼此,結果萬萬沒想到被西工大截胡,也是懵了。
陸安成了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當時縣一把手都親自來到村裡慰問祝賀。
最後鄉里鄉親一起湊出學費支援陸安上大學,其實就算鄉親們不湊這個錢,陸安考出745分的成績已經不用擔心會因學費的問題而上不了大學,無論是助學貸款還是別的政策扶持都能支援他上大學。
要是這樣的學生因為學費上不了大學,傳出去形成輿論,別的不說,縣領導肯定很慌壓力很大。
陸安知道鄉親們熱情給他湊學費,心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有點小私心在裡面,希望藉此在陸安這裡多留的一份人情,將來他起飛了,以後遇到難處有求於他時,有這個人情可以用。
而陸安也選擇接受鄉親們湊的學費,因為不收的話反而會讓大家多想。
不過到了大二,村裡就沒有再給他報銷學費和生活費,並不是不願意給,而是陸安有了助學金、獎學金之類的完全夠支援他完成後續幾年的學業,人情也欠下了就沒那個必要了。
小時候若非有村裡的鄉親們幫扶,陸安肯定是會早年夭折,村裡鄉親們的大恩他一直沒忘記。
去年春節沒有回鄉,因為那時候元界智控還沒有站穩跟腳。
今年不一樣了,已經初步站穩了跟腳。
所以今年的春節,陸安決定回鄉,厚報當年扶他上青雲之志的村民們。
都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別人或許有他的理由,但陸安選擇富貴還鄉也有他自己的理由,鄉里鄉親在他小時候那麼幫扶相助,今朝發達了,若是富不還鄉定會背上白眼狼的壞名聲。
就算為了自己的聲譽考慮,也得還鄉。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