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左右。
一列車隊行駛在鄉下大馬路,隨後進入一條通往村裡的岔道小水泥路。
陸安就在其中一輛豪華座駕邁巴赫上坐著,還有差不多一里路程就能到村裡。
值得一提的是,孟秋顏沒有跟他一起,她回京跟自己父母過年。
陸安忽然道:“停車。”
不一會兒,車輛停了下來,正好停在一箇中老年人旁邊,對方正提著年貨回村。
陸安下了車笑著打招呼道:“王嬸,辦年貨呢?”
對方先是一愣,盯著陸安仔細打量了一會兒,隨後滿臉驚訝:“哦唷?這不是安娃子?”
陸安點頭笑道:“是我。王嬸我捎帶您一程吧,正好順路。”
王嬸瞅了眼這車隊也是大為驚詫,她不認識什麼邁巴赫豪車,不過在她眼裡就算普通小轎車也不便宜。
聽到陸安這話,王嬸連連搖頭擺手拒絕:“不用了不用了,我走回去就行,我這一身馬虎的很,弄髒你這車很麻煩,幾步路的事情,不礙事。”
聞言,陸安啞然。
這位王嬸雖然連小學都沒上過,不過為人卻很純良,擔心把他車弄髒了。
陸安笑著道:“沒事兒,我小時候可是沒少去您家蹭飯,至今都記得最喜歡吃你做的紅燒肉,我要是嫌棄您,那還是人嘛?上車吧,沒事的。”
說完便瞅了眼司機,司機立馬領會其意,上前幫忙搭手要接過王嬸挑著的年貨。
在陸安的堅持下,王嬸還是坐上了邁巴赫,車隊繼續駛向村裡。
車內,王嬸問道:“安娃子你這是當大老闆了?”
陸安點頭微笑道:“算是吧。”
王嬸又問道:“後面那些車都是你的?”
陸安再次點了點頭笑著道:“是的。”
王嬸立時震驚:“哦唷唷,不得了,不得了。”
陸安笑道:“後邊的車裡都是些給鄉親們準備的一份薄禮,也給您準備了一份。”
聽到這話的王嬸笑得合不攏嘴:“那敢情好。”
這一路上,陸安跟這位王嬸聊著家長裡短的,也很快就到了村裡。
陸安這一列車隊駛入村裡的那一刻,立時就吸引了全村人的目光。
這樣的陣仗在陸家村可少見,很多村民記得上一次還是五六年前陸安高考拿下省狀元后,縣領導來村裡慰問祝賀。
很快,陸安回來的訊息就如同長了翅膀似的,迅速全傳遍了全村。
村裡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陸安先是順帶到王嬸家裡坐坐,並送上了準備好的禮品,聊了聊家常。
沒一會兒,王嬸家就變得熱鬧非凡,因為很多街坊鄰里都過來看熱鬧。
陸安並沒有在王嬸的家中逗留太久,然後接下來他便帶著禮品挨家挨戶的登門拜訪。
好在村規模不大,全村現在攏共332戶,每家每戶都是逗留不到一分鐘就去下一家。
即便如此,拜訪完了最後一家差不多到晚上七點。
大家都知道陸安一脈三代單傳,父母不再就他孤身一人,到了飯點的時候,每家每戶都熱情的競相邀請陸安去家裡做客吃年夜飯。
陸安最後到了王嬸家吃的飯。
這個除夕夜,全村各家各戶都在討論陸安。
什麼在外面賺到大錢啦,當大老闆啦,還有的想給他做媒說親的。
總之,陸安成了全場最靚的仔,絕對的主角。
到了第二天早上,陸安去了自家祖宅看了看,這會兒他到哪村裡都被一大票人擁躉跟隨著。
所謂的祖宅就是一間老瓦房子,陸安還以為這房子已經倒塌了,沒想到安好無損,而且還被修繕了,顯然是村裡的鄉親們幫忙的修繕的。
陸安成為村裡第一個大學生,當年縣領導親自下鄉慰問祝賀,村裡人都知道這娃將來肯定有出息。
幫忙修繕的幾位鄉親即便有點自己的小私心也不傷大雅,因為論跡不論心,何況在陸安小的時候,村裡人就沒少幫扶,那個時候可沒人會想到他以後長大了能這麼有出息。
全村已是熱鬧非凡,村長直接同意祠堂大開,宰牛宰豬宰羊,忙得熱火朝天,全村的人一致同意在祠堂大擺宴席一起吃這大年初一的第一頓飯。
宴席使用的是一種叫“八仙桌”,每邊坐兩個人,總共可以坐8人。
全村有1500多號人,擺了近200桌。
到了午飯時間,全村人共聚一堂。
陸安坐的一桌都是村裡輩分高的人,別的年輕後生上不了這一桌,但他除外。
此刻,只見陸安站了起來,他一手端起一杯酒,一手拿著個擴音喇叭,然後環視在場的眾人朗聲說道:
“我陸安再次誠摯地感謝各位鄉親們對我的幫扶,在我考上大學的時候,我就暗下決心,諸君扶我青雲志,待到功成名就日,還報諸君萬兩金,舉杯同慶共歡暢。”
同在一桌的一位長輩跟旁邊的村長交頭接耳:“念過大學有文化,就是不一樣哈,不過是啥意思?我沒什麼文化,沒聽明白。”
村長陸德昌說道:“安娃子的意思是,他念著鄉親們對他的好,如今發達了,沒有忘記鄉親們,要厚報鄉親們。”
大家聽到這話,頓時高興得合不攏嘴。
與此同時,陸安笑著朗聲道:“多的就不說了,我敬大家一杯。”
說完,他舉杯相邀,然後一飲而盡。
在場的成年男子也都舉杯暢飲,然後大家紛紛動筷子,同慶共歡暢,邊吃邊聊著,好不熱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