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3:超級科技帝國

第72章 友商急眼了〔4000字加餐〕

陸安雖是最年輕的那個人,但他創辦的元界智控又是嘉寧市目前營業額最大的企業。

去年,嘉寧市營收規模最大的企業是鑫盛集團,是當年僅有的一家營收突破200億元的企業。

不過上半年隨著嘉寧市大變天后,鑫盛集團也跟著全面爆雷,該公司的違法所得全部被沒收,加上鉅額的罰款,該公司也走向了破產倒閉之路。

元界智控不但營收規模是嘉寧市本地企業之最,更是最有前景的高附加值利潤的科技公司。

此刻,主持座談會的吳宏生正在聽取與會的企業家們的發言,介紹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並對推動全市經濟持續向好提出意見和建議,有關部門負責人則圍繞企業訴求現場作回應。

座談會一開始頗為和諧融洽,但進行過半後,有人便開始對陸安和元界智控發難。

“我對嘉寧市經濟發展,有信心,也有擔心。”只見一位張姓的中年男子,他是本地的一家制造業公司老闆:“現在有個別企業打破行業規則,透過惡意漲薪來擾亂就業市場……”

惡意漲薪?

頭一次聽到這個詞的吳宏生,也是差點蚌埠住,好在他的定力也非同一般。

與會的不少人都在這個時候有意或無意的朝著陸安瞄了眼,後者一言不發,也未曾看一眼那位正在發言的老總,但對方這話就差直接點名報身份證了。

那位張老闆繼續說道:“我們認為,過高的薪資是不利於年輕人的奮鬥精神的,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這個問題不僅關係到企業的用工成本,更涉及到年輕一代的職業發展和價值觀塑造。”

另一個參會的王老闆也附和道:“確實,高薪資會對年輕人的職業發展帶來一些潛在的負面影響。當一個剛踏入職場的新人就能獲得高薪資待遇時,很容易產生安逸心理,減少了繼續學習和提升的動力,這種狀態會影響他長期的職業發展。”

“其次,高薪資會導致年輕人過分關注短期收益,一些年輕人會為了追求高薪而頻繁跳槽,忽視了在一個崗位上深耕細作的重要性,也沒有真正積累專業能力和工作經驗。這種浮躁的職業發展模式,是難以支撐起長期的職業生涯規劃。”

“其下,高薪資會降低年輕人的抗壓能力和韌性,習慣了優渥待遇,面對職場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壓力時,會表現出較差的適應能力,這種溫室花朵效應不利於個人的成長和發展。”

他們這番話乍一聽,句句都是企業對員工的關懷,字字都在為員工長遠發展考慮,說的也是聲情並茂。

與會的吳宏生此刻作為聽者未曾發言,但在聽到這兩個企業老闆在會上說的這話,雖然沒指名道姓,但在場的人誰不知道他們是在說陸安和元界智控?

吳宏生已經在心裡罵街,自己主持召開的座談會,結果這兩人在這種場合裡突然對陸安發難。

這是有可能會被陸安誤以為是他默許的,甚至是提前溝通好了的,也難怪他在心裡直罵街了。

而且他還不好當場打岔糾正,因為這隻會越描越黑,反而會讓人覺得你是在唱紅白臉,只能憋一肚子火忍著。

在吳宏生的眼裡,與會的其它嘉寧市的企業家全部加起來的重要性都沒法跟陸安相比。

一來是他堅信陸安絕對是大有來頭的主,也讓人做過背調,得知陸安是西工大有名的天才,被多個院士大佬視為得意門生,不說別的光是這人脈就不可輕視。

二來是現在的元界智控對嘉寧市經濟提振作用極大,若不是陸安出力支援,不可能有那12家代工廠商來嘉寧市辦廠帶來大量的就業,其子公司元界製造也是一口氣就擴招2萬人,短時間內就把急速下行的嘉寧市經濟托住並盤活了。

真要讓吳宏生在陸安跟與會的其他企業家進行二選一,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陸安。

結果,這倆貨突然在這種場合對陸安發難,可能因此造成陸安誤判是他授意的,豈能不惱火?

他甚至懷疑,這兩人是不是故意使的離間計。

張總和王總還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被嘉寧市一把手給記在了小本本上。

此刻,未曾發言的陸安微微偏頭瞄了眼吳宏生便收回目光,後者也注意到了這個細節,心裡更是對那兩人大罵不止。

陸安心中確有那麼一絲困惑,但轉念一想就立刻篤定這兩人突然在會上對自己發難,不可能是吳宏生的授意,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他也沒理由、沒動機這麼做。

且不說元界智控現在對嘉寧市的重要性,高薪資待遇還能給嘉寧市帶來更多的財政稅收、繳納更多的社保。

陸安早就看出了吳宏生是一位作風優良、為百姓辦實事的一把手,嘉寧市在他的治下已是煥然一新。

末了,陸安把面前的話筒掰了一下,然後淡淡地說:“我不贊同王總和張總的觀點,將高薪待遇簡單的歸結為影響年輕人奮鬥精神的原因,恕我直言,有些偏頗,甚至愚蠢。”

此話一出,在場的與會者們都是一愣。

這種場合下說這樣的話也太不留情面了,被小了一輩的後生這麼當面直懟,那兩位老總也是臉色變得難看了起來。

陸安並非是沒有情商,他就是單純的不想給對方面子。

因為對方在這種場合說的那樣的話,等於是對陸安貼臉輸出,他可不會慣著,而且在他眼裡那兩個企業老總就是小卡拉米,擱在前世都沒資格跟他坐一桌。

他也壓根不怕得罪這些人,甚至是吳宏生他也不怕得罪。

陸安有條不紊地道:“合理的高薪本身就是對個人能力和勞動價值的肯定。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薪資水平往往與個人能力、崗位價值和市場供需關係直接相關。”

“企業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本質上也是市場經濟規律的體現,更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必要手段。”

“高薪待遇並不必然導致奮鬥精神的喪失。相反,高薪資待遇能夠有效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對企業的歸屬感以及認同感。”

“當員工獲得與其付出相匹配的回報時,反而更有動力繼續提升自己,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道理很簡單,他若不提升自己,他的競爭力就會下降,就會面臨被更有競爭力的人刷下來的風險,進而會失去這份高薪待遇的工作,為了保住工作,這種自發形成的壓力會使他更有奮鬥精神。”

“何況在當前生活成本不斷攀升的背景下,高薪待遇是基層員工維持基本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必要保障。”

“房價、教育、醫療等剛性支出的增長,都在要求工資收入水平有相應的提升。把高薪待遇簡單等同於‘養懶人’,是忽視了現實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壓力。”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