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參加此次會談的老總都是第一次與陸安線上下見面,他們的內心也暗暗倍感吃驚。
因為他們發現這個跟自己兒女處在同輩的年輕人,其言談舉止所展現出來的從容,完全不像是裝出來的,甚至他身上的氣場也完全不輸在座的任何人。
實際上,陸安已經很是收斂了。
那位被陸安當場懟了的企業老總,面子掛不住。
被懟了之後,他又從宏觀敘事層面作為切入點試圖找補:“呵呵,陸總算的不過是小賬,卻不算國家的大帳,我國的製造業之所以在全球有競爭力,就是靠著產品物美價廉。”
“企業給員工大幅加薪,必然推高產品價格,高薪待遇將極大地削弱我國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我國產業不再擁有比較優勢,外資就會紛紛撤出,把工廠遷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那麼我國的發展勢頭就會停下來,由此可見,一時的高薪根本就是飲鴆止渴,於行業於國家都是危害極大。”
在場的其它企業老總也都自顧自地點頭。
顯然,對方這套話術,無非是想站在道義高點,然後給陸安扣上一頂削弱國內產業競爭力的帽子。
與會的吳宏生依舊沒發言,心裡卻道:你可別說了,閉嘴吧!
不過王總此刻顯然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經讓吳宏生很不開心,但凡有這個意識,他早就乖乖閉嘴了。
陸安當場回懟:“首先,國家的大賬,我想還輪不到你我等人來算,其次,王總你這話的意思,我可不可以理解為你是認為國家如今提出要推動產業升級的大戰略是錯誤的?”
此話一出,王總當場否認道:“別亂扣帽子,我可沒這麼說,也不是這個意思。”
陸安自顧自地點頭說道:“既不是這個意思,那就是短視至極。”
王總頓時臉色鐵青:“你……”
陸安沒搭理對方,他從容淡定,不急不慢地說:“國家的長遠目標是把我們的國家從一個欠發達國家提升為發達國家,必然要進行產業升級,那就不能被鎖死在低端產業一直給別人做襯衫,而是要做手機、飛機、汽車、晶片等高階製造和高附加值利潤產業。”
“王總的觀點看似有道理,實則抱守永遠做襯衫的念頭,做上億件襯衫換一架老鎂的波音飛機,這能成為發達國家?縱觀全球我也沒看到一個例項。”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我國工人的勞動生產力提高了一倍,但是他們的工資沒有漲多少,你可以說這是市場力量所起的作用,勞動力供過於求,工資漲不上去。”
“但現在的情況慢慢地變了,逐漸出現了用工荒的現象。”
“一方面是我國產業結構要升級,靠低工資、拼資源的生產方式越來越沒競爭力,且對環境破壞大,加大以後對環境治理成本,另一方面是我國的人口結構導致產業配套供需錯配。”
“我們在失去勞動力低廉優勢是客觀事實,但應對辦法不是勉強維持低工資,這是成不了發達國家的,全民普遍維持低收入能叫發達國家?真正的應對解法是產業升級,是減少對低廉勞動力的使用,是依靠智慧製造、技術創新來提升企業的附加值佔比。”
“這是我國走向發達國家的必由之路,現在國家強調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產業升級,而工資上漲正好幫助這一變化的實現。”
“一個國家在經濟上有兩件要緊事,一是財富的生產,二是財富的分配,兩者對應的是效率和公平。”
“只要這兩件事能辦好,我想在經濟上就沒有什麼大問題。”
“過去我們重視財富的生產,專注做大蛋糕,卻忽視了分配。在當代,我們國家的財富積累其實已經是相對不那麼缺了,如今進入新的時代,正是糾正的機會到了。”
“擔心加工資會讓企業喪失競爭力,就是隻顧效率不顧公平的一種偏向。更何況加工資對效率也是有有利的一面,因為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能擴大消費,有助於平衡宏觀的需求結構。”
說到這裡,陸安停頓了片刻,環視了一眾在場的與會者:“嘉寧市正在發生的變化就是最好的例子,與我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的12家代工廠商來嘉寧市辦廠,他們大量招聘工人,待遇大幅上漲,比同業水平的漲了一倍。”
“包括我們旗下子公司元界製造,如今擴大了2萬人的員工招聘,他們的工資又比12家代工廠還高一大截。”
“有了高收入的未來預期,大家對未來的信心大增,大家敢買房買車、敢消費了,嘉寧市的經濟因此大幅回暖,樓市止跌回升,不但止住了經濟的下行,還迎來了拐點,上升勢頭異常明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