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3:超級科技帝國

第12章 產品定價〔求月票 追讀〕

時間來到11月份。

產品已經順利透過了質量檢測,符合標準,資質手續也都辦齊全,獲得了銷售許可,陸安把這些事情搞定後,公司的第一款產品可以合規銷售。

今天上午,陸安召集公司的員工討論仿生義肢機械臂的定價問題。

公司現階段處於扁平化管理,沒有搞太多的職級崗位劃分,開會討論議題,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可以隨意發言。

目前總共才32個人,不需要搞的太系統化。

人數不多管理起來也簡單,現在就陸安是老闆,孟秋顏既是他的助理,也管著公司的財務又管著人事,還管著採購。

系統化的職級細分還不是現階段該考慮的,等以後規模做起來了,員工數量多了才會考慮這個問題,到時候再對公司的頂層設計進行調整。

此刻,陸安環視眾人說道:“仿生義肢銷售分兩個版本。一個是‘國行版’,面向國內市場;一個是‘出口版’,面向海外市場。”

兩個版本沒有技術差距,功能都一樣,技術也一樣,區別是一個只在國銷售,一個專門用於出口。

陸安說道:“為什麼要區分國行版和出口版呢?因為賣給外國人,定價就是要貴貴的,怎麼能暴利收割利潤怎麼來,追求利潤最大化。”

“面向國內的消費者,國內市場是你的基本盤,就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你產品技術壟斷,賣出天價,消費者怨聲載道,國家有關部門也會因壟斷早晚約談你。”

“相反,國內定價是物美價廉,消費者給好評,國家也不會因你技術壟斷而約談你,反而你在國外賣高價賺取技術壟斷暴利,當外國以你壟斷為由發難時,國家明裡暗裡都會保護你,道理很簡單,你出口猛猛創匯掙外國人的錢回流國內,當然會力保你。”

站在跨國貿易競爭層面,壟斷優勢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極力維護的,巴不得自家的企業在國際貿易競爭中具有壟斷優勢,沒有哪個國家會傻到自斬一刀。

一般都是對他國的企業發起反壟斷調查,而對本國的企業進行反壟斷,往往是這企業不幹人事,不分內外的攫取壟斷暴利,以至於影響產業整體活力,消費者怨聲載道,導致國家不得不出手。

這就是陸安選擇分國行版和出口版的原因。

國內市場是絕對的基本盤,這是立於不敗之地的倚仗,所以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奔著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標導向,順帶再賺取合理的利潤。

如此一來,元界智控即便是透過技術優勢實現事實上的壟斷,國家也不會對元界智控進行實質的反壟斷,加上還能猛猛出口創匯狂賺外國人的財富,那就更不用說了。

同樣的產品賣給國人便宜物美價廉,但賣給外國人是貴貴的,還能得到國內消費者的讚揚與支援,獲得社會大眾正面評價,基本盤就更穩了。

至於外國消費者會不會罵街,陸安壓根不在乎,你又不是我的基本盤,愛買買不買拉倒。

過了一會兒,何亮問道:“老大,出口版定價多少?”

聞言,陸安乾脆利落道:“定價20萬元人民幣起步,按照當下的匯率大約3.2萬美元的樣子。”

此話一出,大家都吃了一驚。

於長樂忍不住道:“好傢伙,利潤空間豈不是直接幹到了1600%以上,我算過機械臂的整體成本,算上用料成本、人工成本、銷售成本等綜合下來,平均到每條機械臂的成本是1.15萬元。”

這時,張聞捷補充道:“要是規模起來了,成本還能進一步攤薄,預計下降到1萬元區間也不是不可能。”

陸安主導設計開發的仿生義肢成本比同行低了足足超過一個數量級,其實所謂的成本貴導致最終銷售價格貴,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市場規模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