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農曆臘月二十八。
全村喜慶熱鬧非凡,今天如期開展喬遷儀式感,由陸安親自進行剪綵,隨後鞭炮齊鳴。
走完了儀式流程,每家每戶都高高興興地正式入住新居所。
忙活完了,陸安也回到了自己的居所。
他在新建住宅區也有一棟宅基地小別墅,規格也是一樣的,村裡人本想著讓陸安的家蓋一棟大別墅豪宅,而且大家都沒意見,甚至相當支援。
不過這事兒被陸安給否了。
一來是不妥,顯得張揚,自身的成就與威望,不需要一套大房子來彰顯。
二來是老家這邊也就過年的日子會回來,甚至忙的時候都未必會回來過年,自己的生活工作也不在這邊。
跟大家一樣的規格也顯得更親民。
兩人此時在客廳,孟秋顏瞄了眼陸安微笑道:“富貴還鄉,光華滿林。”
陸安互望了她一眼:“我小時候要沒這些村民們幫襯,可能都撐不過七歲。別人富貴不還鄉或許有他的理由,但我還鄉也有我的理由。”
聞言,孟秋顏贊同地說:“那倒是,你若富貴不還鄉,必定落得個白眼狼的壞名聲。”
陸安笑道:“花不了幾個錢,村裡人也都安足,現在這局面就挺好的,很圓滿的一段因果。”
孟秋顏若有所思道:“話又說回來,你做的這些是授人以魚,就做了一半,另一半不做完,未必會一直好下去。”
她說的這些,陸安並不擔心。
因為有前世記憶經歷的參考,知道村裡的人大多數都是得體的,不會給他添亂,而且陸家村的村民大多都很安足,就圖一個小康生活,能安居樂業他們就很滿足了。
個別村民想給他添亂,其他村民發現苗頭就會掐掉。
因為大家清楚能有今天這羨煞十里八鄉的小康生活都是陸安沒有忘恩,若是村裡個別人去給他添亂,導致陸安對村裡的感情變淡,那損害的是集體的利益,大家當然不會答應。
鄉村又是熟人社會,一旦哪個人在村裡成為眾矢之的,被所有人排擠,就意味著他沒法在村裡混下去。
換言之,在鄉村熟人社會里是不敢輕易犯眾怒的,給陸安添亂導致他對全村心生反感,在全村人的眼裡就是犯眾怒的一件事。
“我估摸著縣裡的一把手這次大機率會趁著春節期間來我們村裡,讓我投資一下家鄉。”
陸安思量著自顧自地說,過了一會兒,他看向孟秋顏:“投點兒吧,春節後你在公司產業鏈上物色一二,找個製造業環節技術含量低、崗位比較多的來這邊縣城辦個分廠。村裡要是有人想找我給他安排個工作,正好去這個廠上班。”
孟秋略作思量點點頭:“這倒是個一舉兩得的辦法,既投資了家鄉沒駁了縣一把手的面子,同時也算是給村民授人以漁了,還省心省事。”
旋即看向陸安微笑道:“挺好的,我贊成。”
……
翌日除夕夜。
陸家村放了一場盛大的煙花迎新年,連續放了近半個小時,隔壁幾個村的人都在看陸家村的煙花。
可以說,現在的陸家村在這十里八鄉的,那可是風光無限。
“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唉……”
隔壁村一個村民遠望著陸家村方向正在放的煙花不禁感慨地自言自語,眼裡是對陸家村的村民滿滿的羨慕嫉妒,暗歎為什麼自家村裡不能出個陸安。
這十里八鄉的人,就沒有不羨慕的。
每家每戶都能分到一套精裝修小別墅,還都配置了一輛50萬的寶馬車,又有一個保障基金,村裡的基礎設施嶄新而完備,現在的陸家村簡直比縣城裡那些別墅小區都好。
村裡還處於單身的青年,在這十里八鄉都是香餑餑,大把的媒人跑來陸家村說媒,根本不愁找不到媳婦。
到了大年初一,陸安給村裡每一戶人家送了個一萬元的拜年紅包。
村裡目前不到400戶,加起來不到400萬元,這個數字對陸安而言跟400塊沒有區別。
這次陸安沒有挨家挨戶地去登門送紅包了,而是找了幾位村民代他把禮送到,代勞的村民肯定不會也不敢從中撈油水,因為紅包的額度是固定的,而且全村都知道。
春節假期從除夕算起有七天,不過這次陸安回來打算初三就返程嘉寧。
大年初一過後,到了第二天,縣一把手果然親自來到陸家村拜訪,跟陸安預判的一樣。
縣領導藉此契機找陸安投資家鄉,經過一番交談,陸安也欣然答應在老家這邊投資辦個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