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他前天就跟孟秋顏溝透過,到時候從產業鏈上找一個沒什麼技術難度的製造業環節,來老家縣城這邊辦廠供貨,訂單就交給這家工廠。
對於元界智控來說,只是從整個產業鏈上溢位一點紅利而已,但對於家鄉縣城來說這點紅利也是巨大的增長點。
這邊的事情便也就此告一段落。
翌日初三,陸安帶著孟秋顏返程嘉寧市。
……
春節假期還有三天時間,元界智控正式上班時間是在2月15日週一。
在假期的最後幾天,陸安在家中別墅除了與孟秋顏開展深度交流快樂之事,也在著手思考接下來的2016年要做的事情。
2月13日週六上午。
孟秋顏來到別墅一樓,看到陸安在客廳,她悄悄然地來到對方身後,雙手伸向他的雙肩環抱著。
此時的陸安正盯著膝上型電腦,雙手飛快的編輯內容。
“你在幹嘛?”
孟秋顏好奇的瞄了眼螢幕,看了一會兒,她雙眸閃過一抹驚訝:“星界動力航天?你要成立新公司?還是商業航天賽道?”
陸安點點頭:“嗯,去年國家多部門就聯合釋出《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商業航天領域這條賽道,咱們必須參與,星辰大海才是未來。”
另一個重點他沒說出來,那就是應對2028年“蒙特摩洛斯”小行星危機。
國家肯定是要兩手準備的,最好的局面就是阻止小行星撞上地球,大量各類物資會持續不斷送達太空,而這需要極其巨量的航天運力支援。
國家在去年釋出的檔案,明確鼓勵民營企業參與航天活動,這也標誌著國內商業航天產業的正式啟動。
該規劃提出要推進民用航天設施的商業化運營,重點發展商業遙感、通訊廣播衛星等業務,並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衛星製造、發射及地面設施建設。
陸安計劃成立的星界動力航天公司,主營業務就是航天運輸。
該公司的前期階段搞火箭、可回收火箭為主;中期階段搞可往返地球與外太空的運輸飛船,並逐漸淘汰火箭;到了中期後,則搞具備跨行星間航行能力的各種貨運飛船、客運飛船,也包括太空戰艦等。
事業上的事情,孟秋顏都是以陸安為主,見他是真的要進軍商業航天領域,她便圍繞此事展開思考。
過了一會兒,她說道:“星界動力還是作為子公司由元界智控全資控股嗎?”
聞言,陸安搖頭說道:“不,星界動力獨立創辦成立,與元界智控平行,兩者在股權上不產生交集,最大的交集就是兩家公司都是我創立,我是掌舵人。”
星界動力航天的賽道是航天領域,需要得到國家的鼎力支援和資源傾斜。
陸安自己從無到有的搞,當然也沒問題,但太浪費時間,他想的是能直接跳過“新手村”階段,站在已有的國家航天底蘊之上直接向上突破天花板。
現在已經是2016年,距離2028年發現“蒙特摩洛斯”小行星的時間節點算截止日,也就只有12年的時間。
最多再給3年時間,到2031年就必須要全面運轉提供巨量的航天運力,因為2036年小行星就要撞上了,至少也要預留5年,所以滿打滿算給地面準備的時間就15年。
要得到更強力的正策支援,肯定是要引入國資,獲得強力支援後就不用走“新手村”流程,起碼能節省三到五年的寶貴時間。
國家已經在航天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陸安讓星界動力自己從零開始搞,等於是把國家已經點亮的航天科技樹自己又重新復刻做一遍。
已經有人從0做到10,星界動力自己再從0做到10,在陸安眼裡是純純浪費寶貴時間。
應該是接力賽,直接從10開始往上突破天花板才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向上突破。
引入國家隊企業參股星界動力,從而獲得諸多資源的傾斜與支援。
陸安的計劃是引入國家航天科技集團、國家航天科工集團、國家電子科技集團、國家航空工業集團參股,有這些國家隊企業的支援,星界動力便無需從零開始。
不過如此豪華的陣容,也不是誰都能拉得來的,這必定是需要上邊真正的大人物拍板。
好在如今的陸安有這個實力,武裝機器人、小元機器人這些產品證明了他的技術水平。
而且前不久還有普羅米修斯基金搞的那“百億美元”全球懸賞,堪稱是給陸安的一個史詩級“認證”,來自對手的最強認證,簡直把含金量拉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