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300個武裝人形機器人列隊的場面,其帶來的視覺衝擊就異常震撼。
不敢想象要是一個集團軍的武裝人形機器人兵力進行集結,又會是多麼震撼的畫面。
接下來,一輛輛大型貨運汽車駛入倉庫內的預留場地。
工作人員開始井然有序的對機器人進行封裝,然後送入車廂。
每輛貨車裝載30個武裝人形機器人,1500個需要50輛貨車。
此次總共來了77輛貨車,另外27輛貨車則是裝載包括全向運動平臺等外設元件,還有部分零部件用於損耗更換。
李風庭和陸安在倉庫這邊待了一會兒,相關工作人員有序裝貨,他們兩人來到了一間休息裡繼續交談。
“陸安同志,對於武裝人形機器人的後續迭代升級,你們有思路了沒有?”李風庭微笑著說道,順手喝了杯水。
“有。”陸安點頭道。
李風庭放下水杯,頓時饒有興致的看向陸安:“哦?說說。”
陸安有條不紊道:“思路的話,就兩個,一個是小型化思路,至少也要做成人類體格一般大小,如此便可相容使用更多為人類設計設計的各種裝置工具,上手就能用,唯有如此才能將通用性和相容性發揮到極致。”
第一代武裝機器人2.37米,很多為人類涉及的工具都用不了。
比如開不了汽車載具,這麼大的塊頭,就算具備駕車功能,駕駛座也進不去,因為現在的汽車都是按照人體工學設計的。
李風庭不由得點了點頭,能夠小型化自然再好不過。
陸安說道:“我們團隊下一步的任務就是把武裝機器人做成跟最近上市的家政服務機器人,也就是小元機器人差不多大小的體格,其實小元機器人也算是武裝化的先行試驗。”
末了,李風庭好奇地說:“那第二個思路應當就是無人化或者說全自動化?”
陸安沉聲說:“無人化、全自動化短期內不太適用於戰場環境,小元機器人雖然已經有著很不錯的自動化,但作為民用產品,它的使用環境是穩定的,包括訊號的穩定、環境溫度、溼度的穩定等等。”
民用和軍用是有很大區別,軍品意味著要在戰場環境使用,而戰場環境往往很極端。
小元機器人使用了消費級晶片,單論這個模組,晶片製程工藝和先程序度是比第一代武裝人形機器人要高几個製程工藝的,但是消費級晶片對使用的環境是有要求的。
接地氣的說,就是金貴。
需要穩定的使用環境,突然之間在極低溫、極高溫,或者突然劇烈磕碰,可能就罷工了。
這要是發生在戰場上那可就相當致命,所以軍品最重要的是穩定可靠,皮實耐造,寧可犧牲效能也要確保穩定可靠,不然效能再高,上了戰場宕機用不了也是毫無意義的廢鐵。
李風庭自顧自點頭:“說的也對。”
這時,陸安微笑道:“第二個思路可塑形變能力,以人形機器人為基底,根據戰場需要可變換形態,對單一專長型能力予以特化或者說強化,比如需要火速趕戰場,需要更強的機動能力,兩條腿跑路肯定是沒有輪子快的。”
“那透過結構上的形態變換,切換成類似摩托形態,那麼在速度上就得到強化,從而更快的趕往任務目標地點。”
“亦或者需要更強大的火力,另一個機器人可以切換炮兵模式。”
聞言,李風庭愣道:“這不是你上次跟我提及過的設想?”
陸安笑道:“沒錯,就是按照這個思路來的,只是技術難度有點高。但如果能做到,就可以讓機器人同時具備人形機器人通用性的優勢,以及兼具非人形機器人的特化優勢,在相容性上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李風庭望著他頓了一陣,心中不覺一跳,當即一口氣三連問:“你上次不是開玩笑的?你是認真的?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
他還是覺得這個設想實在太瘋狂了,真搞出來,那可就是現實版的變形金剛啊!
陸安回答:“就目前來看,第一道坎是機體材料要達標,需要搞出新材料來,材料問題不搞定也是空想,但這個方向我們願意當成一個長期科研任務去死磕。”
頓了頓,陸安笑道:“實在是變形金剛真的太好用了,而且視覺衝擊震撼。”
李風庭也不禁一笑:“不得不說陸安同志,我都被你說的一陣熱血沸騰,真是要被你搞出來,那可不得了。”
陸安笑道:“好萊塢負責想象,咱們負責實現,挺好的。”
此話一出,李風庭微愣,頓時仰頭大笑道:“哈哈哈,好好好可真有你的,陸安同志,你這下可是把我的期待感都拉滿了。”
陸安笑容依舊地道:“幹了再說,沒準真能幹成呢?”
李風庭毫不猶豫道:“你有這個想法,軍方定會大力支援,成與不成不重要,放手去幹便是。”
甭管陸安是不是在吹牛,也甭管能不能搞得出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