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體日,球員需要先拍攝定妝照,錄製球隊新賽季的宣傳影片,最後再去輪流接受媒體採訪。
這一切對楊帥來說都很新奇。
在拍攝定妝照的時候,他還和斯科特來了個組合照。
不過等到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他顯得有些侷促不安。
前面等待的時候,他看到下面的記者還不多,但是等到他上臺的時候,下面的記者突然就變成了烏泱泱的一片。
而且記者們的提問也是跳躍性很大,從他跳過大學參選緣由,到訓練營適應情況,再到他的個人喜好甚至情感狀況。
媒體似乎對他的一舉一動都非常關心。
楊帥也是勉力應對著,第一次經歷這樣的場面對他而言並不是輕鬆的事情。
不過專心應付記者的他沒注意到的是,他這種待遇引來了隊友多少羨慕甚至嫉妒的目光。
要知道這種待遇步行者隊以前也就只有米勒才有。
一個新秀就這麼受媒體關注,這怎能不讓人眼紅?
媒體日結束後,各大媒體陸續報道了媒體日的內容。
這其中公牛隊的霸榜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
喬丹的狀態,以及羅德曼和公牛隊的磨合情況是外界最關注的。
其次就是已經完成了兩連冠的火箭隊。
雖然奧拉朱旺和德雷克斯勒已經又老了一歲,火箭隊陣容上也沒什麼大的變化,但上賽季的經歷讓人不敢再“低估一顆總冠軍的心”。
而且對於這個時代的球迷而言,最大的遺憾是沒能看到喬丹和奧拉朱旺這兩個同屆的歷史級超巨在總決賽交手。
新賽季或許是他們最好的機會。
而在這些媒體的板塊中,媒體們不約而同的竟然都給了楊帥一個版面。
要知道即便是今年的狀元秀喬·史密斯也沒有這種待遇。
“nba歷史上第一個樂透高中生外線、第一個樂透亞洲球員,他的首秀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表現?”
媒體是風向標,他們知道球迷想看的是什麼,自然也會跟著報道什麼。
轉眼間季前賽序幕拉開,步行者隊首場季前賽的對手是活塞隊。
活塞隊當年的“壞孩子軍團”已經不復存在,只剩下喬·杜馬斯仍在陣中。
如今的底特律之王是“喬丹接班人二號”格蘭特·希爾。
希爾雖然只是二年級,但他上賽季新秀賽季就已經成為了全明星票王,人氣爆棚。
除此之外活塞隊還有表現突出的三年級生阿蘭·休斯頓,紙面陣容不容小覷。
雖然是季前賽,但兩隊開場都是全首發陣容。
上半場兩隊場上也是對抗拉滿。
楊帥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到了真正nba比賽的對抗,這比隊內的對抗訓練還要強了一個檔次。
毫不誇張地說,這看著就像是打架帶個球。
這和上輩子看的nba根本就不是一種比賽,那都不是投得準不準的問題,而是想要獲得出手機會都很困難。
上半場打完,步行者隊以43比33領先。
活塞隊雖然紙面實力強,但成熟度比起步行者隊明顯要差了一檔。
下半場回來,兩隊開始更多地讓替補出場,季前賽的磨合性質也在這時候才得到體現。
步行者隊最終也是以93比81輕取了活塞隊。
楊帥賽前和杜馬斯打了個照面,但他並未在比賽中獲得出場機會。
自從當初增重完成得到出場機會以後,這樣整場枯坐板凳的經歷還是頭一次。
他有些困惑,要知道隊內訓練他的表現並不比替補球員差。
就拿約翰遜來說,幾乎被他打爆了。
步行者隊第二場比賽的對手是熱火隊。
這是萊利入主邁阿密,同時也是執教邁阿密的第一個賽季。
這位締造了“紐約黑幫”的教父迅速為熱火隊注入了鐵血基因。
上半場雙方交手的激烈程度甚至比第一場還要大。
不過到了下半場,雙方也都更早地進入了輪換。
楊帥依舊沒有得到出場機會。
這一次楊帥的情緒從疑惑變成了不滿。
當然不滿的還有媒體。
記者們在賽後抓住了布朗,問到了楊帥的出場問題。
“今年季前賽的賽程比以往密集,我們需要確保球隊輪換陣容的磨合度,合適的時機我會派他上場。”
不只是楊帥,步行者隊今年三個新秀都還未登場亮相過,布朗似乎有自己的安排。
在結束了前兩場主場比賽之後,步行者隊飛抵克利夫蘭,他們將在這裡迎來和騎士隊1的第三場季前賽較量。
—分割線—
1:騎士隊在賽季開始前做出交易,他們接連送走了首發球員馬克·普萊斯和霍特·羅德·威廉姆斯,從太陽隊交易來了“雷公”丹·馬爾利,馬爾利以精準的三分射術和強悍的防守聞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