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斥的人,自然是布朗。
約翰遜此時的做法和楊帥之前有很大不同,楊帥是戰術打不出來在最後時刻尋找得分機會,而約翰遜則是直接放棄戰術要球單打。
對戰術跑位有著極高要求的布朗,又怎麼可能容忍球員在場上的這種行為?
斯科特這時把目光看向楊帥,越發感慨楊帥的聰明。
這一招激將法用得可謂恰到好處。
不過他這會兒還真是誤會楊帥了,楊帥可沒有想那麼多,他只是單純想從約翰遜身上撈一些點數。
布朗雖然呵斥了約翰遜,不過還是給約翰遜這個老將留了一些面子,沒有直接把他換下場。
比賽在短暫的停滯後得以繼續。
約翰遜雖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把球回給貝斯特繼續打戰術。
斯科特中距離的出手為替補隊續上得分。
雖然年齡大了,但是斯科特上賽季場均仍能得到10分,是步行者隊替補席裡面得分最多的。
攻守轉換,約翰遜此時俯下身子擺好了防守態勢。
進攻端沒能找回的面子,只能靠防守端來彌補了。
“你不會再有下一個進球了。”他在身前拍掌,再次放出垃圾話。
楊帥這次沒忍住笑了起來。
上一次聽到這句話都還是兩年多前他和盧瑟單挑的時候。
看到楊帥這反應約翰遜咬了咬牙,是真想伸手揍楊帥一拳,不過剛被布朗訓過的他知道那麼做的後果有多嚴重。
他忍了。
也就在這時候,霍伊博格伸手叫了新的戰術。
這是一個pin-do戰術。
步行者隊的進攻核心是米勒,這也是步行者隊最常用的二號位無球終結戰術。
不過更重要的是,在經歷過前面兩回合之後,誰是板凳隊的大腿已經一目瞭然。
約翰遜的防守還是很有經驗,他並沒有被板凳席的掩護給擋住。
楊帥接到球的時候約翰遜已經補到了自己眼前。
楊帥沒有選擇單打,而是迅速把球回給了霍伊博格,然後無球朝著籃下快速切入。
他能在理解那些戰術術語後那麼快熟悉球隊戰術,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步行者隊打的是團隊籃球,這種強調無球跑位和分享球的戰術,也是他一開始在克利夫蘭高中時的打法。
霍伊博格這一次終於把球傳到位了。
不過約翰遜並沒有被完全擺脫,他在緊追楊帥的同時不斷給到身體對抗。
在聯盟裡打了那麼多年球,他的防守經驗相當豐富。
楊帥最後的出手在籃筐一圈之後滑了出來。
儘管他戰術熟悉得很快,速度上也有優勢,但對抗尺度的適應仍然需要時間。
約翰遜看到楊帥的出手偏出後內心一喜,伸手就要去摘這個防守籃板。
不過他還沒起跳,就感覺到身旁一道身影躥了起來。
“嘭!”
楊帥二次起跳直接隔著約翰遜完成了單手補釦!
補釦後的楊帥並沒有馬上落地,而是單手掛在籃筐上低頭看向約翰遜面露笑容。
“來自埃迪·約翰遜的負能量+444。”
約翰遜的臉色難看至極,但他無處發洩。
場上其他隊員都瞪大了雙眼:這就是高中生,這就是天賦嗎?
而且算上前面兩個回合,楊帥在三個回合裡已經連得了7分!
此時場邊首發隊的隊員也交頭接耳起來。
就像楊帥想的那樣,他們不敢也沒法把傑克遜交易的氣撒向管理層,只能把他當成出氣筒。
但那種氣,本質上是因為他們覺得交易對球隊不是好事。
步行者隊已經連續兩個賽季打進了東決,距離總決賽就差臨門一腳。
結果球隊卻選擇在這個時候把首發控衛給換走了,而且換來的還是一個高中生。
他們並不是質疑管理層的眼光,楊帥能以高中生身份在那個順位被選中必然是有天賦的,但你不能指望一個高中生馬上就給球隊提供幫助。
只不過楊帥剛才的表現讓他們的想法有所動搖。
你要知道,這不過是楊帥加入球隊的第六天而已。
一節比賽結束,替補隊最終以22比18擊敗板凳隊,斯科特得到了全隊最高的10分,戴維斯拿下8分。
不過場上得分最多的是板凳隊的楊帥,他得到了16分,幾乎包辦了板凳隊的所有得分。
任誰都能看得出來,楊帥雖然只是個高中生,但是具備強勁的得分爆發力。
楊帥的心情也相當不錯,不是因為他得了多少分,也不是因為把約翰遜給打爆了,而是他一下就收穫了近2000的點數。
第六天的對抗賽對楊帥來說是個好的開始,他也把這種好的勢頭一直延續了下去。
而且因為約翰遜找楊帥麻煩撞了一頭包,楊帥在訓練營接下來的日子裡也沒有再遇到什麼麻煩。
時間轉眼來到10月中旬,各隊縮水賽季的短暫訓練營陸續結束,季前賽也即將拉開序幕。
在季前賽正式開始之前,各隊陸續召開了新賽季的媒體日。
媒體日是斯特恩在1989年創辦的,目的是為了增進球隊和媒體之間的聯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