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珞想起《流浪地球》裡劉培強那句“勿忘家國”——本為團結核心,如今卻成了諷刺靶心。
類似李老師曾質疑電影“娛樂性”是否配得上科教主題的事情之前就有發生,但彼時狂熱淹沒了理性。
如今反噬到來。
現實的不對等被放大,虛構的敘事成了出氣口。
不過……
“嘉文,這類聲音你處理過多少次了?”
洛珞突然問道,目光落回大螢幕上,超導線圈的資料流平穩如恆。
對此他已經有了猜測。
“這個月第五波,但這次……不一樣。”
張嘉文苦笑著回答道,他當然也早就反應過來有些不對了,否則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給洛珞打電話。
甚至,他已經調查清楚了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完全不是他有資格處理的,即便他已經帶領著時光科技坐上了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的頭把交椅。
“背後有推手,ip地址來自海外,話術高度統一——‘愛國綁架’‘劇情失真’,我沉了帖、換了圖,可它們像病毒變異,有個匿名論壇髮長文:《洛珞的皇帝新衣》,點選量三小時破百萬。”
張嘉文繼續闡述道,內容不重要,但第一句就直接引發了洛珞的深思。
背後有推手這點毋庸置疑,ip地址還來自海外……
其實對於這種大規模水軍統一話術黑一個人的情況,他並不陌生,前世他見證了不知道多少次。
而且比這種單純帶節奏的黑要高明得多,甚至還有給對家買水軍大誇特誇的。
而且是在每一個影片和帖子下都誇,有關的無關的熱度都蹭,直接把路人緣全部敗光,然後引發大家的共同抵制。
總之黑人的辦法有的是,他也不是沒有經歷過,但那已經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自從他連新聞聯播都上去過以後,似乎娛樂圈就再沒有人會不知死活的如此大規模的帶他的節奏的,即便是有人恨他恨到不行,也只能在心裡默默的詛咒他,連對著鏡頭表現出來都不敢。
更別提如此大規模的營銷黑他了,畢竟這幾個平臺都在他手裡,真要查起來,即便那些人僱的水軍也真不一定能藏得住。
即便他現在身份還在保密階段,但那些人多少是有些猜測的,能組織如此規模輿論攻擊的不會是什麼小角色,整個圈內都數的出來。
而且海外ip這一點就更加可疑了。
“……所以,這次絕對不一樣。”
張嘉文的聲音清晰地從那端傳來,即使隔著遙遠距離,也能感受到他那種精準分析後的壓力:
“規模龐大,組織嚴密,核心論調高度統一集中在‘道德綁架’和‘劇情硬傷’上,而且源頭,非常乾淨地指向海外,就像……一支訓練有素的數字軍團,執行著一個預設好的抹黑程式。”
“但他們不敢碰一些敏感詞,那些詞都在你構建的關鍵詞防護牆之外,對吧?”
洛珞突然問道,他沒有說是哪些敏感詞,相信張嘉文可以領會。
“一點沒錯。”
張嘉文果然肯定道:
“所有試圖關聯這些敏感詞的資訊碎片,要麼觸發警報被我們第一時間攔截、扭曲資料替換掉,要麼其源頭髮布者就會立刻被我們的演算法追蹤鎖定並聯合國安施加‘反制’,對方顯然知道硬闖不行,也知道直接攻擊這些專案會立刻招致雷霆反擊,所以他們繞開了鐵板。”
“於是他們選擇了看起來最‘軟’的那一面——娛樂圈的輿論場。”
洛珞的指尖輕輕敲擊著冰冷的控制檯邊緣:
“透過攻擊《流浪地球》的合理性,進而影射我這個人,最終目的是想把我拖入這灘泥水裡,甚至最好能把我從這個地方,‘引’出來?”
“我模擬了多種路徑,這個可能性是最高的,也最符合邏輯。”
張嘉文分析道:
“攻擊《流浪地球》算是下策中的最優解了,話題公眾性強,便於引發廣泛討論和爭議,可以形成持續的輿論噪音。”
“它還和你個人深度繫結,打擊它就等於間接打擊你的形象和公信力,這確實是在你目前唯一與公眾還保留的連結點上製造裂痕,只要裂痕足夠大,各種猜忌、質疑就可能蔓延。”
因為黃澤島上在做什麼,他們雖然不能完全瞭解,但多少有些猜測,他們在國際上用iter封堵不成,用間諜船抵近偵察又被我們的022快艇攆走。
明搶暗偷都行不通,常規的經濟封鎖在他們前期建立的產業鏈,和時光科技的那全網防護的情況下也難見效。
所以他們急了,只能拿出這種下作的手段,企圖用娛樂八卦的汙水潑過來,製造干擾和混亂。
洛珞沉默了片刻,腦中快速推演著對方可能的後續組合拳:
“既然選擇了這條路,他們後續的手段,無非是那幾個老套路,只是會更‘適配’我們的情況……”
持續點燃‘硬傷’爭論,他們會持續投入水軍和收買的意見領袖,深度挖掘甚至捏造電影的所謂漏洞、設定不合理,讓‘劇情經不起推敲’的聲音持續佔據頭條。
目的不是真討論科幻設定,而是製造一種‘洛珞主導的電影都是虛假繁榮、名不副實’的印象,瓦解《流浪地球》作為‘里程碑’的符號意義。
製造文化對立和道德困境,攻擊點會從劇情本身向內涵轉移。
強化愛國綁架論調,將支援電影與狹隘民族主義強行掛鉤,煽動一部分人對這種被代表、被綁架的反感。
甚至可能挑動老一輩科學家艱苦樸素與洛珞個人財富、電影商業收益之間的對立,製造洛珞借勢撈金的輿論氛圍。
這會試圖將他推到一個不道德的位置,打擊根基。
然後無限放大反噬論,他們必然會重提當初他擔憂過的票房反噬問題。
現在電影熱度已過,團體包場也結束了,他們會極力渲染一種當初被忽悠觀看的情緒,用現在冷靜下來看清了真相的口吻,試圖證明當初的成功就是一次盛大的營銷和‘政治正確’的勝利,本身不值一提。
這對後續《深空防線》以及對未來任何文化產業都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隨即便是人肉他的過去,當然也可能早就調查清楚了,然後製造謠言與所謂的舊事重提。
儘管張嘉文他們嚴防死守,但那些人仍會在他過去的私生活、時光科技的運作、財富積累過程上製造疑點。
可能丟擲一些似是而非、查無實證卻極具煽動性的舊料或匿名內部人士爆料。
重點是製造一種是洛珞本身就有問題,但今天才被大家看出來的煙霧彈。
最終目的,自然是製造出一種‘民意’:抵制他的電影和文化產品,質疑洛珞本人的道德形象和能力,最終嘗試將這些輿論壓力傳導回他本人這裡。
他們不敢明面上挑戰聚變工程,應該也不會天真到覺得能營造出一種洛珞形象受損,就可能影響工程公信力的假象,
這未免有些太過於異想天開了,別說他跟領導的關係,哪個國家的領導層應該都不至於如此兒戲。
最多給某些人提供一個‘調整工程領導結構’的由頭,就是他們的險惡用心能達到的最佳效果了。
事實上這種情況可能性也幾乎為0。
他們的目標可能僅僅是影響到洛珞本人的心態罷了,希望影響到夸父工程的試驗進展。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其實夸父工程的前期實驗早就已經完成。
說句誇張的,即便現在他們真的有大神通,能不知不覺的把洛珞帶走,也幾乎不能影響盤古堆的成功。
最多隻是讓專案群龍無首,許多關鍵性的問題一時無人決斷,或者資料上出一些紕漏,能延長個一年半載的點火時間都已經是極限了。
想幹擾洛珞來影響點火成功,怕是有些痴心妄想。
是的,他們哪裡能想到,黃澤島上建造的居然是夸父工程的第一個試驗堆,而不是什麼類似東方超環的大型聚變裝置呢。
這倒也正常,連他們自己的工程師,包括領導層看著進度表都有種難以置信的感覺,更遑論其他人了。
張嘉文在電話那頭嘆息一聲:
“是的,本質上,這是一場科技封鎖戰、情報戰的另類延伸。戰場被狡猾地轉移到了看似最無關緊要的‘電影評論區’、‘論壇口水戰’裡,代價最小,一旦成功收益卻難以估量。”
“明白了。”
洛珞的聲音異常堅定,彷彿那些鋪天蓋地的謾罵和構陷只是耳邊無足輕重的雜音,隨即補充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