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不服周

第21章 早已名聲在外

能說得上話,必定是同一階層的人。

這樣的邀請,石守信肯定不會拒絕。他跟著裴楷來到驛站內一個更大些的房間,石守信頓時對驛卒的看人下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這間屋舍不僅更寬敞,更乾淨,而且驛站還貼心準備了毛毯、洗漱的清水,以及辦公和讀書用的桌案,以及書寫用的竹簡、刻刀與筆墨。總之比自己那間要好不少。

雖然官員住宿驛站,都是免費的,可是根據級別不同,或者官員本人的家世不同,驛卒們也會十分明顯的區別對待。

世間處處都透著等級劃分,不同的人,所面遭受的待遇也天差地別。

“我乃是石守信,字敢當,在洛陽少府當個小官,如今正是從洛陽外出到河東公幹。不知公臺來這蒲坂驛,是為了何事?”

二人落座之後,石守信自報家門道。

“正是大將軍徵辟,從河東前往洛陽聽命而已。”

裴楷嘆了口氣,有些惋惜的繼續說道:“某與敢當一見如故,只是你從洛陽來河東,某卻是從河東去洛陽,正好錯過了。若不是這樣,你我結伴而行,一路上把酒言歡,豈不美哉?”

“無事,待某返回洛陽後,再與叔則痛飲!”

石守信哈哈大笑道。

忽然,裴楷面色古怪,似乎是想起了一些事。

他看著石守信,然後壓低聲音問道:“兩年前,天子帶扈從衝擊大將軍府之事。伴隨天子左右者,除了石崇以外,另外一位,好像……是石苞的義子,該不會就是你吧?”

“正是,因此還得罪了大將軍,此事不提也罷。”

石守信微微點頭道,這件事沒什麼好隱瞞的。他當初謀劃的時候,便是為了出名。

沒錯,就是為了搏一個名聲!看上去異常可笑。

他當時想的,就是能弄一份賜婚文書抱得美人歸最好,如果抱不到也沒事,只要出名就行了。

這個想法看似可笑,然而從後來的各種遭遇看,當真是賭對了。

在這個荒唐的時代,如果有名聲,做官就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甚至有些人,是被朝廷求著做官。

自那件事後。

妻子李婉敬他愛他,有識之士願意與他結交,甚至就連無利不早起的石苞,都願意花心思託舉他。

一切都是因為石守信在那次表現中證明了自己!

在魏晉交替的年代,名聲就是個人標籤,讓別人可以一眼看出你這個人值不值得結交。

這個年代,沒有合理且公認,讓天下人都心服口服的人才選拔方式,選拔人才的法令也基本上都是擺設。

說白了,升官就純粹是靠政績和人際關係,而政績要“傳達天聽”,必須要靠別人給你幫襯。要不然你做再多事情,也會被其他人竊取勝利果實。

如果一個人寂寂無名,那麼他永遠也不可能獲得提拔,甚至都不可能當官!

如今名聲的威力,正在逐漸顯現出來。要不然,石守信現在最多算寒門家的女婿,靠這個身份,怎麼在官場上立足?

“哎呀哎呀,原來是你呀!那位為了報恩,願意赴死的義士!

那句仗節死義便在今日,也是你喊出來的吧?我就說石崇工於心計,不可能做這麼傻的事情,果然是你!

哈哈哈哈哈,我果然沒有猜錯!”

裴楷一臉激動,握住石守信的雙手,像是看見了偶像!

魏晉是一個瘋狂裝逼的時代!又是一個聰明人輩出,卻常常沒把聰明勁用對地方的時代!

石崇以為欺世盜名,玩得很高明,實則在頂尖天龍人家族眼中,這種操作不過是欲蓋彌彰罷了。

別的不說,就說李胤在大將軍府裡辦事,就足以在不經意間,將真實情況傳播出去了。畢竟,託舉自己的女婿,也是為了讓女兒過得更好,更是增加家族的整體實力。

世上就從來沒有什麼不透風的牆。河東裴氏本身就是頂尖世家,與此刻的太原王氏不分仲伯。打聽到曹髦遇刺的真實情況,並不值得意外。

大家都是選擇看破不說破,花花轎子人抬人。

“來來來,敢當好好說說那天是什麼情況?天子御駕是不是被禁軍擋住了?你們怎麼殺出重圍的?”

裴楷一臉興奮,完全不在乎這件事究竟是多麼敏感。他才不怕呢,該害怕的是司馬昭才對!

石守信指了指耳朵,暗示隔牆有耳,此事不宜在驛站這樣的地方討論。

裴楷面露悻悻之色,只得作罷。

隨即裴楷像是想起什麼,搖搖頭感嘆道:“大將軍正在全國各地徵辟能人名士出仕,但是很多人都推辭拒絕了。”

言語中似乎還帶著幾分羨慕。

他這模樣大概是跟嵇康學的,石守信想到嵇康就在河東隱居,距離此地不遠,跟裴楷很可能就是認識的。

所以對於裴楷有這樣的想法一點都不感覺稀奇。

“叔則為何不推拒大將軍的徵辟呢?即便是在地方為官,對你來說亦是不難啊。

入大將軍府,難免會被人詬病。”

石守信疑惑問道。

一方面,裴楷似乎壓根看不上司馬家的德行操守;

另外一方面,卻也完全不拒絕大將軍府的徵辟,可謂是非常經典的“一分為二”了。

裴楷搖頭嘆息道:“敢當這是有所不知。某自以為自己德行還算過得去,我若是入大將軍府,起碼還能秉公辦事。但僚屬的位置就那麼多,我不去,奸邪之人就可能去。那樣的話,還不如我去把位置佔著。少一個奸人作惡,豈不是等同於多一個好人行善?”

他這番話說得理直氣壯,讓石守信想起了所謂的心念通達。

裴楷覺得去大將軍府當幕僚是一件正確的事情,那麼他就會身體力行的去做,並且將其做好。

如果一個人本身就不認同一件事,那麼他是絕對做不好這件事的。

裴楷給出的理由很簡單:我是好人,我去把位置佔著,壞人就佔不到位置了,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為什麼要因為那些道德潔癖,放著好事不做,去成全壞人呢?

石守信上下打量著裴楷,深感此人非同小可!

在這個年代,能有如此通達念頭的人,真不多。比如說司馬氏,就完全看不透這一點。

祖孫三代陷入又奸邪又偽善的迴圈怪圈,直到最後八王之亂徹底撕下面具。

石守信心悅誠服的對裴楷作揖行了一禮道:“叔則有大志,有大氣,石某實在是佩服!”

“佩服倒是不必,不過裴某確實覺得自己時常意氣用事,哈哈哈哈!”

裴楷十分得意,哈哈大笑,一直握住石守信的手不放。

他聽說石守信已經娶妻,而且是御史中丞李胤愛女之後,深感遺憾。要是他沒娶妻,只怕裴楷會勸說父親以族妹許之。

對於天龍人來說,志趣相投本身就是一種能力考查!

因為很多天龍人的文化素養很高,思辨能力也很強,所以他們欣賞的人,必定也是同類,壓根就不必去深究出身和家世。

換言之,俗人就不能進他們的法眼!

第二天,裴楷聽從石守信的建議,利用家族關係,將手中的那些貴重寶物和細軟,換成了賑災的糧食。

然後將這些糧食交給家族的人分發給災民。

蒲坂所在黃河兩岸果然內澇,不少良田受災。這些糧食分發下去之後,在當地引起了很大反響。

司馬昭在得知此事後,直接給裴楷加了尚書郎,升官速度比少府裡摸爬滾打兩年的石守信快多了!

裴楷賑災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因為裴楷是大將軍府的幕僚,所以裴楷賑災就等同於司馬昭在賑災。

這無形之中是在給司馬昭長臉。

正因如此,裴楷去洛陽以後,就直接官位飛昇了。

同樣的路,石守信走了兩年還沒抵達,裴楷卻只走了兩個月。

石守信即便是有岳父之力加持,在官場上的進步速度,也遠遠比不上大世家出來的子弟。

因為這些人,不僅有才華,而且還有背景!

石守信不是在和偏科的廢物競爭,而是在跟一個個六邊形戰士比拼。這些精英們,沒有誰故意給自己換個豬腦子,去洛陽蹉跎歲月。

石守信如今即便是全力以赴,也依舊感覺壓力山大!

幾個月之後,裴楷在和石守信相約宴飲的時候說:大將軍府裡面同期來了很多新幕僚,大家都是志氣相投,在一起相處超開心的。

這裡面大有來頭的人就有杜預、羊琇等人。至於司馬昭這麼大動作提拔新秀究竟是為了什麼,石守信亦是看得明明白白。

他相信洛陽城內和自己一樣的明白人,肯定也不少。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