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不服周

第80章 各自的輸贏

石守信在心中暗歎:蜀國如果能擋住鄧艾這一波,說不定真能續命十年,可惜人心已經變了。

他又四處巡視了一番,所見所聞,都讓他心沉谷底。

別處不知道,反正白水關這邊杜預麾下的部曲,早就軍無戰心,吃的也不好,壓根沒有做好打仗的準備。

無論是放哨還是巡邏,都是有氣無力的應付差事。至於平日裡該怎麼操練,石守信今日剛剛抵達也不太清楚。

鄧艾偷渡陰平的事情,普通士卒並不知道,軍官們也不可能跟他們說。所以,伐蜀之戰已經結束,才是基層的共識。

至於劍閣……只要見過的就不會認為鍾會能拿得下來!

悄悄來到城樓簽押房,石守信屏退了這裡的閒雜人等,他看向孟觀詢問道:“你剛剛有話想說麼?”

“石監軍,卑職所見,白水關內守軍實在是軍心渙散啊。

若是入蜀,稍有變故,這支軍隊打得了仗麼?”

孟觀低聲問道,一臉憂心忡忡。他不是瞎子,過往亦是在基層裡面當親兵。

一支軍隊什麼狀態,看一眼就知道了。

杜預一走,主將不在,部曲無人約束,私底下放縱也是必然現象。杜預是司馬昭的妹夫,軍中上下自然要給他幾分薄面,可寒門出身的馬隆算老幾?

他的官職與威望都只能暫時管理這支軍隊,遠遠談不上令行禁止。

如今軍中表面上看起來還像那麼回事,實際上自上而下都只是在例行公事而已,悄悄摸魚。反正伐蜀之戰已經實質性結束了,等著大軍班師回朝吧。

絕大多數人都是這麼想的。

這種狀態當然瞞不過孟觀,畢竟他也是個“打工人”,很瞭解軍中基層的心態。

“言之有理,所以你有什麼高招呢?”

石守信微笑問道。

話都說這裡了,孟觀肯定不能藏拙。

他小聲建議道:

“石監軍,您不過是暫時統領這支兵馬,要練兵也來不及了,只能讓這支隊伍打起精神來,讓他們聽從號令就行。

卑職以為,說那些虛的沒有什麼用。統兵嘛,一來施恩,二來立威,恩威並施下,便能令行禁止。

如今石監軍新到,馬隆或許會聽命行事,但他左右不了下面人的想法。某些人陽奉陰違也難免。

石監軍還是要先施恩,然後再立威才好。至於具體怎麼做,卑職駑鈍就說不清楚了。”

孟觀非常謹慎的說道。

“你容我先思索一下。”

石守信輕輕擺手,建議孟觀退下。

……

等孟觀離開後,石守信這才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他要整理一下混亂的思路。

簽押房內極為安靜,石守信的心緒也慢慢的安靜了下來。

該說不說,現在的事態已經相當嚴重,只是還沒有爆發而已。因為時局已經走到了一個不由他控制的十字路口了。

重點就是不可控但要命!

目前伐蜀軍中博弈的幾方,明面上有:鄧艾、鍾會、衛瓘,以胡烈為首的“告密派”,以李輔為首的“態度不明派”。

但實際上,暗地裡還有兩位重量級的人物沒有露出水面,即:坐鎮長安的司馬昭,以及……蜀地暗搓搓謀劃大事的姜維!

博弈的場合,並不在劍閣,而是在成都。

更要命的是,一旦大軍抵達成都,就已經是“開牌”的最終階段,而不是做準備的最初階段。

也就是說,只要鄧艾接受了劉禪的投降,那麼“一計害三賢”劇本便會直接開啟,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塵埃落定!

那個時候只有生死搏殺,壓根不會給任何人醞釀準備的機會!短短數日,就會決出勝負,剩下的就是垃圾時間善後。

乍一看,鍾會似乎處於絕對劣勢,他壓根沒有多少親信兵馬,而且有一大堆將領明著反對他,暗地裡打小報告。

鍾會即便是要兵變,也是困難重重。什麼郭太后遺詔,都是些自欺欺人的戲碼和遮羞布而已。

誰踏馬會信這個,那真是腦子進水!

可是現在沒有人注意到,鍾會的殺手鐧並不在魏軍之中,反而是姜維麾下的蜀國降軍。

鍾會利用這些軍隊,便可以控制魏軍將領。

而鄧艾,入成都後已經立下不世之功,他壓根意識不到自己死到臨頭。

相信這位情商欠缺的主將,會在第一時間出局。

至於衛瓘,他的優勢在於司馬昭給的“持節”,在軍中擁有最高決斷權。可是他卻沒有軍事指揮權,跟軍中將領也是不熟。

只有在政令軍令通暢的“女頻模式”下,衛瓘的權力才有保證。亂起來之後,誰踏馬管衛瓘是不是持節,是不是監軍!

到時候誰的刀更快,拳頭更大,誰說話就管用!

那麼姜維如何呢?

姜維的優勢,其實是心理上的。姜維和鍾會的獎勵機制並不相同。

鍾會是要全勝才算贏,所謂全勝,是一方面壓制住蜀國勢力不造反,另外一方面控制這十多萬魏軍。最後他成為所有人的統領,剿滅所有不服。

想想就知道這有多難了!

但姜維的勝利卻很簡單,是殺一個就算一個,拖一個人下水就贏一子,他的獎勵機制是“計分制”,分數越高越好。可以說姜維只要能說動鍾會叛變那就算贏,後面的只看是小贏還是大贏。

這幾方鬥起來,各自有各自的優勢,誰會成為最後的贏家,目前看還很難說。

石守信並不覺得前世歷史書上說如何,最後的結果就會如何。以他所知的情況看,鍾會也不是沒有準備。

至於胡烈和李輔這兩幫將領,他們也是隨波逐流的,需要一個人站出來扛旗幟才行。

“我也是在走鋼絲啊!”

石守信忍不住感嘆了一句。

他現在是假意跟鍾會親密,到了成都後,也只能見機行事。跳船是一定的,但什麼時候跳,就很有講究了。

鍾會並不會完全信任他,只是因為實在是無人可用,這才退而求其次讓石守信領一部分兵馬罷了。

石守信暗暗揣摩,自己的優勢在哪裡。

他最大的優勢,就是所謂的“先知”,鍾會、姜維、鄧艾、衛瓘手裡有什麼牌,他一清二楚。

這件事的終點他也知道,那便是鍾會失敗,蜀地成為晉國的一部分,嗯,晉國馬上就會建立了。

司馬家需要用“開國”這場盛宴,去款待支援他們家的世家大族。不建國,怎麼論功行賞呢?

“或許,真正的底牌,便是於一支如臂使指的軍隊。”

石守信自言自語道,他依稀記得那句名言:有組織的少數,可以打敗無組織的多數。

幾千人不算多,但如果組織嚴密,掀起或者阻止一場政變,已經足夠了。

問題最後又回到孟觀剛剛所說的那些:要掌控住杜預麾下的這支部曲!

可是,要怎麼去掌控呢?

石守信犯了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