郪縣郊外,兩萬蜀軍將士正在列隊離開,場面有些混亂。
有一隊人馬緩緩向東而去,大部分人停在原地,臉上充滿了手足無措,以及對未來的迷茫。
“爾等自去吧,回家看看家中父老妻兒。”
張翼牽著馬,對那些停在原地的蜀軍士卒喊道。說完,他頭也不回的繼續向東,走在隊伍的最後面。
姜維宣佈投降鍾會,蜀軍之中很多人都有非議,認為他背叛了理想。當然了,這也是劉禪的降表所至。一個國家的皇帝都投降了,這個國家計程車兵,還有戰鬥下去的理由嗎?
因此這些蜀軍士卒雖然不會跟著姜維去見鍾會,卻也沒有怪罪他。
很多人心中對投降魏國感覺不忿,甚至拿著兵戈戳地,以發洩不滿。
不過軍中將領,似乎都知道姜維別有打算,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願意跟著姜維走。
這兩萬人的大軍,一下子就走了一萬多士卒。
只有軍中骨幹基本上都留了下來,勉強算是個好訊息。
假以時日若是姜維能讓日月“幽而復明”。那麼憑藉這些骨幹,再多招募兩三萬大軍,沒有任何問題。
姜維走在隊伍的最前方,臉上無悲無喜,看起來非常平靜。
對於他來說,這場遊戲才剛剛拉開序幕。
不一會,張翼騎馬趕到了隊伍最前面,向姜維覆命。
他們現在這支蜀軍,都是對蜀國懷有舊情,並且意志堅定效力的死忠。雖然只有數千人,比之前兩萬人的隊伍少了許多,但去粗取精,看似割肉,實則減肥。
不是說上下同欲者勝嘛。
軍中上下一心,去掉了意志不堅定的牆頭草,其戰鬥力未必減退了多少。
“大將軍,士卒們都很不捨,但是……”
張翼沒把後面的話說出來。
“人各有志,隨他們去吧。”
姜維毫不介意,對那些脫隊的蜀軍士卒非常理解。他們畢竟什麼都不知道,而知道姜維有自己謀劃的蜀軍將領,都選擇了留下來。
張翼看了看姜維,似乎還有話想說。
姜維對他擺擺手,示意他無須多言。
姜維知道,張翼肯定是想問:你要怎麼挑動鍾會和鄧艾鬧起來呢?他們可都是魏軍的將領啊!
但這樣的計謀,無法對他人言語。姜維也不方便跟張翼說太多細節。
在事情沒有塵埃落定以前,一切皆有可能。即便是你現在去解釋,外人就算不去告密,也無法理解其中真意。
這正是計謀的奇妙之處。
姜維一生都在征戰沙場,陣斬的敵人都不知凡幾,純粹就是一個在戰場上指揮若定,縱橫捭闔的大將軍。
然而,他這一身的武力,幾十年來的戰陣經驗,以及所學的兵法韜略,這一刻都已經用不上了。
姜維不得不使用那些毒士老硬幣們常用的計謀,用軟刀子殺人。
不得不說,這是蜀國謝幕的悲哀,也是時代謝幕的悲哀。
姜維忍不住長嘆一聲,收拾好了心情,準備裝出一副誠惶誠恐的面孔,去面對鍾會。
他已經跟鍾會寫信了,表示願意帶兵向他投降。這便是啟動計謀,向死而生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現在即便是硬著頭皮也要上。
不一會,在郪縣收拾殘局的老將廖化,也提著長槍趕上了隊伍。姜維看到他問道:“廖將軍,營地都收拾了嗎?郪縣情況如何?”
“回大將軍,留下了五百士卒守城,免得那些脫隊計程車卒劫掠鄉里。至於其他的,末將無能為力,只求他們兔子不吃窩邊草吧。”
廖化大聲稟告道,聲如洪鐘。
“廖將軍辛苦了,總是讓你殿後掃尾,姜某實在是過意不去。”
姜維感慨說道。
老將廖化幾乎是為蜀漢打滿了全場,勞苦功高,也見證了蜀國的興衰。他的人品和能力都無可挑剔,即便是現在年邁了,也依舊是是任勞任怨不講條件。
“大將軍這話就見外了,廖某起於微末,深受國恩。只要大將軍不一心降魏,替魏國做事,那廖某就甘願為大將軍鞍前馬後侍奉,在所不辭!”
廖化一臉激動說道。
……
大劍關內,操練還在繼續。
某個軍陣之中,有人因為站了一個時辰有所不滿,於是趁著巡視的親兵隊不注意,在那揉捏酸脹的手腕腳踝。
正當他準備恢復站姿的時候,幾個親兵隊的人衝進軍陣之中,將其拖了出來。
孟觀二話不說將這個人按倒在地上,手持木棍的親兵,對著那人的屁股啪啪啪就打了三下。
“入列,再動就是斬首了!”
孟觀對其怒吼道。
那位士卒慌不擇路的逃進軍陣中的原位站好,哪怕屁股火辣辣的疼痛,他也一聲都不敢吭,如同松樹那般筆挺的站好。
這一幕,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發聲,許多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正在這時,一個親兵跑到孟觀耳邊低聲稟告道:“孟將軍,佇列訓練時間結束了,接下來是吃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