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唯一太陽

第29章 新生代

“沒問題。”

沈善登一口答應了下來。

不是原則性問題,還是要尊重一下老同志的。

引入華易和光線的資金都是有目的的。

光線能進一步完善《督公》的發行結構。

中影的發行優勢在院線渠道整合,大的方面。

光線則是有著發行矩陣,在影院點對點上,能和中影形成互補。

再結合沈善登個人公司的網際網路營銷,《督公》僅在宣發這一項算當下行業最頂尖配置。

而華易行業資源更勝於光線。

華易在當下,是電影產業民營公司中的代表。

特別是王晶花出走澄天之後,澄天背後是日資,華易和其決裂,一定程度上扛起了電影行業民營領域的大旗。

沈善登重生而來,很清楚,華易再有兩三年就能成為華娛第一股,然後股價上升,華易大小王一躍成為娛樂圈資本大佬。

不過眼下華易上市很不明朗,影視公司上市沒有先例,創業板也看不到影子。

沈善登想要先和華易結個善緣,再看看能不能買點原始股。

而且華易明星資源方面,即使王晶花走出帶走了一批人,但底子還在。

營銷能力也是不俗,港臺營銷手段,華易學了不少。

既然韓三平不希望他和華易走的過近,沈善登就要考慮次優的了。

“伯納和光線?”沈善登詢問。

其他投資方,行業外的根本不考慮。

《督公》現在是熱門專案,行業外的資金,僅能提供錢的支援,沒有行業資源方面的加持,純投錢,不具備任何吸引力。

行業內的,伯納在行業資源上和中影有重合,星美也可以,但星美情況複雜,比華易還要複雜,不缺資金的情況下,沒必要蹚渾水。

“按你的意思來。”韓三平這次沒說什麼。

其實,韓三平是很尊重導演的劇組權力。

只是他視察完《投名狀》劇組,又瞭解了《赤壁》專案,心都涼了。

這兩個專案的情況基本被沈善登說中了。

相對應,沈善登這邊專案搞的如火如荼,展現了遠超自身年齡的成熟。

這簡單一對比,沈善登在韓三平心裡的地位,大大提高。

而且韓三平也感覺到了,《無極》之後陳凱歌身敗名裂,短時間不會碰古裝大片。

使得他手下可用之人,不能說大大減少,也是幾無可用之人。

這也是韓三平看出來了《赤壁》和《投名狀》專案存在問題,只能按住不發,有點無可奈何的原因。

因為他沒有牌。

要是大陸這邊有幾個可以拍古裝大片,有能力又有意願拍商業片的導演,他也不會怎麼被動。

相應的,沈善登作用和價值越發凸顯出來。

哪怕不考慮古裝大片的升級,大片戰略的未來等遠期目標,只是眼下來說,《督公》專案成功,他面對港島導演,也會多一份底氣。

韓三平也是有點卑微了:“小沈啊,不是我管得多,我也是為了你好,華易風氣不適合你,你這個年齡,玩不過他們的。”

當年他要搞商業片,力排眾議讓馮小剛來做導演,影片成功後不顧雜音給足了獎勵。

而等到《沒完沒了》馮小剛和華易搭上了線,民營公司的優勢就展現出來了,糖衣炮彈,是國營公司所不能給的。

韓三平擔心沈善登把握不住,被人用金錢、女人給腐蝕了,甚至沾染了更不好的東西。

馮小剛那是苦過的,摸爬滾打過來的,和華易算是棋逢對手。

沈善登略顯無奈:“我這個人主張共贏,不過廠長的教誨,我也會牢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