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宦官和錦衣衛的服裝以及武器設計圖。”
沈善登為韓三平介紹:“宦官著【蟒紋服】,配冷兵器【隱鱗劍】,熱兵器【九陰蓮臺銃】。”
“錦衣衛著【飛魚服】,配冷兵器【繡春刀】,熱兵器【天罰雷火槍】。”
韓三平凝視著已經填色的概念圖。
【蟒紋服】
大紅底色曳撒,帶有織金紋光澤的重磅織錦緞。
上身剪裁合體,肩線利落,腰部微收。
前胸曳撒用盤金繡、打籽繡著一條金鱗四爪巨蟒,蟒首昂然於胸前,金線盤繡的鱗片在光線下閃爍,隱入下襬的褶皺中。
膝襴和底襴是寬幅的金色海水江崖紋,與如意雲紋交織的織金緞邊飾。
圓領內露出純白交領中單的素雅領緣。
腰間束一條寬版金玉革帶,帶銙是鎏金鏨刻的螭龍紋,懸掛一枚白玉牙牌和一個深紅色錦緞荷包。
頭上戴一頂烏紗剛叉帽,帽頂的金屬叉和帽正閃爍著冷光。
整體莊重威嚴,不見傳統設定中宦官、廠衛的陰毒、狠辣,大紅與金色的強烈對比賦予其尊貴、沉靜、強大的氣場。
韓三平問:“這個樣式和海報那版似乎有所不同?”
“高階宦官一般配正色,很接近皇帝的用色,只是在紋、繡神獸上有所差別。正色也就是大紅、絳紅,彰顯尊貴,海報的蟒紋服是前期裝扮,中低階宦官才著藏青色或者深色戎裝。”
沈善登把幾張概念圖連續的給韓三平展示,呈現出動態的感覺。
大紅曳撒的馬面褶隨之流動,金蟒若隱若現,細節處盡顯權宦的尊貴。
【隱鱗劍】
劍總長70cm,刃長50cm,柳葉窄刃寬2.5cm,雙血槽延至劍尖,淬鍊鎢鋼泛青灰色啞光,陰刻細密蟒鱗紋,光線側照時浮現幽暗鱗影。
握柄黑檀木裹鯊魚皮,纏繞銀絲嵌綠豆大小碧璽,形成隱秘的硌手感防滑。
護手劍格鎏金螭首造型,螭口銜紅寶石,雙目嵌黑曜石。
劍首鏤空金球內建銀鈴,行動時無聲,揮劍時發出蜂鳴般高頻顫音擾亂心神。
沈善登道:“兵器分等級,分為尋常武器、精兵、利器、寶器,【隱鱗劍】最高者,為龍首隱鱗劍,一等一寶器,有先斬後奏之權,可相機處置臣民。”
【九陰蓮臺銃】
單兵手銃,一種單管手持火門槍,由一根鐵質槍管和一根較短的木託組成。
槍管長度在30厘米左右,口徑約15毫米,尾部有藥室,作為裝發射藥的空間,藥室上方有火門。
木託木柄相對較短,50厘米左右,末端呈彎曲狀便於夾持。
木託佈滿細密的陰刻蓮臺紋路,蓮臺花瓣層迭,部分花瓣向上延伸形成護手。
握柄處貼合手型,表面覆蓋細膩的鯊魚皮或黑色絨布,增加握持感。
火繩點火,配備了火門蓋,以防止雨水或雜物進入,和藥室蓋作為引藥室,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件配有裝發射藥的火藥罐、裝彈丸的袋子、裝引火藥的小藥罐,以及清理槍管和裝填通條和火繩。
全長含尾柄約0.8米,主體銃管部分長約0.3米,尾部手柄及裝飾部分長約0.5米。
“這個【九陰蓮臺銃】是在歷史文化遺產,明代火器神機銃形制上,進行了藝術加工設計而成。”
“九陰為代指,象徵了宦官身份,蓮臺則是明朝宦官有捐建寺廟的習慣,崇尚佛道。”
不輸於宦官的服化道,錦衣衛也是大氣滂沱。
【飛魚服】
依然採用大紅、絳紅等正色,象徵尊貴。
形制為上下連屬的曳撒式袍服,主體為上衣下裳相連。
紋樣構成為飛魚紋,也是核心標識,龍頭、魚身、帶翼的瑞獸,四爪,形近蟒袍。
以金線或綵線織繡,主體紋樣分佈於前胸、後背及肩部,下襬飾江崖海水紋,也是寓意“江山永固”。
腰部強烈收束,以一條寬厚的金玉革帶固定。
腰部以下呈馬面裙式褶襉,分幅打褶,便於騎馬行動。
下身的馬面褶選用硬挺,且垂墜感極佳的厚緞或織錦面料,使每一道褶子都如同刀鋒般銳利清晰。
傳統漢式交領,右襟壓左襟,領口、袖口鑲深色緣邊。
袖身寬大,袖口收緊,也稱“箭袖”,兼具禮儀性與實用性。
腰間懸掛身份憑證牙牌及荷包,足蹬皂色官靴。
乍一看去,如同天空上翱翔的猛禽,又似深海騰躍的幻獸。
一身大紅色色曳撒緊裹著精悍的身軀,行走間衣料流淌著尊貴的光澤。
金銀交織的飛魚紋若隱若現,散發著令人心悸的威嚴與致命的華麗。
“尊美,華貴。”
韓三平評價道,看了又看,十分喜愛。
相比於【蟒紋服】,【飛魚服】概念圖細節更多,畢竟沈善登最先想做的是《繡春刀》。
又盯著繡春刀的設計圖。
【繡春刀】
單手彎刀樣式,有云雷紋,很細,金綠色刀身,白色刀柄。
刀柄纏深青蟒皮,縫隙透出暗金色螺旋凹槽絞絲。
玄黑犀皮刀鞘,鞘身縱向壓出三道凌厲稜線,如巨龍脊骨。
鞘口與鞘尾以鎏金螭龍吞口鎖固,龍睛嵌赤色瑪瑙,龍牙緊扣刀鐔護手,似隨時欲噬敵喉。
韓三平問道:“《繡春刀》是以錦衣衛為主體故事吧?”
這個問題有點蠢,可見韓三平確實被震撼了。
沈善登當然不會說領導你的問題蠢,而是高情商的點頭:“《督公》上映後,我們會根據反饋進行微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