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然後呢?”
周奇峰心情稍微好了些,沒有最初看電影那麼鬱悶,見沈善登遲遲沒有下文,好奇問。
沈善登眨了眨眼睛,道:“對認知、心理的攻勢,最多扭曲情緒,讓人陷入撕裂、糾結之中。對於現實來說,最多是影響,無法改變。”
認知攻勢的威力沒有想象大。
否則明年的金融危機就不會發生,繼續贏下去就是。
沈善登又指了指舷窗之外,道:“處於夜半球的所有人,拉上窗簾,開啟燈,都說現在是白天,但依然是黑天,無法修改地球自轉的事實。”
周奇峰想問的不是這個:“你說培養一位大師人物不容易,是不是木子”
沈善登否認三連:“我沒說過,不是我說的,你肯定聽錯了。”
周奇峰確定自己沒聽錯。
“你明明剛剛就是這樣說的,培養一位大師不容易,需要資源、時機、運氣,也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你說《色戒》相關的大師人物是誰?”
沈善登連忙搖頭,糊弄道:“我肯定沒說,我要是說了,也是李安導演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其實,《色戒》也有很多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沈善登趕緊轉移話題。
哈人。
他不怕,他什麼都不怕,他主要是擔心周奇峰。
就說《色戒》,只說電影,不說某個人,絕對不是單指誰,更不可能是說導演。
沈善登也是導演,很清楚《色戒》是團隊的作品,
《色戒》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導演,和導演關係不大。
重點是環球旗下焦點影業ceo詹姆士沙姆斯。
詹姆士沙姆斯也是《推手》、《喜宴》、《飲食男女》、《臥虎藏龍》、《斷背山》、《色戒》等電影的製片人。
沒有任何意外,這位是以撒比人。
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
博士論文題目是,《在“以撒比人問題”的框架內:19世紀歐洲小說中的反以撒幣主義、身份與表徵》。
雖然方向是比較文學和文學批判研究。
但是敘事的角度並非“他者”,也沒有人性論調,是標準的“自我”敘事。
研究如何透過敘事構建以撒比角色,探討反以撒比主義話語。
換成這邊來說的話,就是研究如何透過敘事建構華夏角色,探討19世紀西方文學對於華夏的傷害。
不過國內這個研究方向的話,肯定寫不出來。
這在國內話語當中,屬於“極端”敘事,要被罵小品客、憤青、受迫害妄想症。
完全相同的工具和方向,最終導向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還是那句話。
表面上的線不存在,說明表面之下存在另一條線。
詹姆士沙姆斯導師是佳亞特里·斯皮瓦克,是世界著名的文學理論家和文化批評家,是後殖民理論、女性主義批評和解構主義等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學者。
導師的導師,也即斯皮瓦克的導師是保羅·德曼。
保羅·德曼是解構主義批評在美國最核心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雅克·德里達齊名。
他在耶魯大學任教期間深刻影響了包括斯皮瓦克在內的一代學者,形成了著名的“耶魯學派”。
斯皮瓦克正是在德曼指導下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關於葉芝。
理論上,後殖民主義理論的批判核心是反殖民。
首要目標是解構歐洲中心主義知識體系,揭示其如何為歷史上的殖民統治提供合法性,並繼續塑造不平等的全球權力結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