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唯一太陽

第74章 弱小體系(14)

同時,也有後殖民主義學者明確將批判矛頭指向新殖民主義形式。

即透過經濟控制,跨國公司、國際金融機構,政治干預,以及文化滲透,好萊塢、流行文化、學術標準,維持的全球不平等體系,美國是主要行為體。

也支援全球南方國家、原住民群體、邊緣人群爭取文化自主、政治主權、經濟公正。

但,這只是理論。

在實踐和傳播中,後殖民主義拆解的是歐洲中心,建構了美國中心。

被新殖民主義,尤其是美國主導的體系利用。

其本身成為了“新殖民主義”的遮羞布,美國等西方國家一把抓住,直接將後殖民主義對“多樣性”、“差異性”的強調,簡化為一種自由多元文化主義。

強調對不同文化的“包容”和“展示”,如慶祝黑人歷史月、設立少數族裔研究系,卻迴避了系統性種族主義、經濟剝削和全球權力結構等核心問題。

它成為一種象徵性的姿態,維持了表面和諧,卻未觸及新殖民主義的經濟政治根基,在事實上,成為掩蓋深層不平等的工具。

也即,我們很包容,所以不存在系統性壓迫。

透過出版、學術資源和研究經費等溫和方式,以及行刑式身中八槍等暴力方式,只允許在學術和文化領域進行批判性討論。

不能直接挑戰資本主義全球體系、美國霸權或軍事幹預等實質性的新殖民主義實踐。

將理論停留在學校和智庫,實踐中,吸收進入了美國霸權的全球治理體系,成為了其體系的開放性和自我修正能力的一種體現。

看詹姆士沙姆斯參與制作的電影就知道,沒有絲毫反殖民主義理論方向的意思。

顯然,後殖民主義不是反殖民,是另一種形式的殖民。

詹姆士沙姆斯理論功底爐火純青。

反而因為有著更強的專業性,所以更懂得如何製造身份撕裂,如何讓被殖民者陷入文化夾縫。

既抗拒西方定義,又難以重建本土傳統,以此完成隱性殖民。

詹姆士沙姆斯這樣的,就是服務於美國軟實力和文化霸權的塑造。

將西方學術話語轉化為文化產品,將後殖民學派理論化為製片方法,為美國霸權和好萊塢全球化提供知識合法性。

文科的產學研體系!

如《臥虎藏龍》,借先鋒藝術之名,以西方普世價值哲學等,置換了中國武俠的家國情懷,實現了去國族化武俠。

《色戒》當中,透過個體慾望把歷史敘事消解掉了。

沈善登知道這些,也是後世盎格魯薩克遜、美國、西方三重衰落,這些東西才爆了出來。

放在眼下,這是一套從學校理論研究,智庫、學術論壇,官僚系統,情報機構,民用商業市場、媒體機構等一個龐大的體系。

這個體系只是花拳繡腿,內部紛爭不斷,並不強,甚至很弱,浪費嚴重。

否則的話,現實層面,也不會打不過任何一箇中等國家。

只是聲音大,手法陰毒。

從個人角度,這依然是一個龐然大物,不等到版本更新迭代,貿然去觸動,後果不堪設想。

周奇峰疑惑:“我們學習《色戒》什麼,這樣的電影有什麼好學習的?”

沈善登覺得還是有點危險:“我沒說《色戒》,你又聽錯了。”

周奇峰:“?”

沈善登講一個好幾年前的電影,這個安全。

“是學習《臥虎藏龍》。《督公》這部戲,我這也是學習《臥虎藏龍》。”

“?”

周奇峰就看著沈善登:“師兄,你別騙我,我不信。”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