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戲,沈善登並沒有上難度,也沒有立威磨鏡頭的想法。
選擇了簡單的戲,之前也多次排練。
沈善登檢查準備場景的同時,也在觀察劇組人員的狀態。
只能說他的演講和韓三平的表態遠超預期,
核心主創精神處於亢奮之中。
吳京深受“先登闖將”精神感召,熱血沸騰,對沈善登的崇拜達到頂點,召集武行團隊和主要動作演員,開始熱身和對招,憋足了勁要大幹一場。
片場瞬間響起兵器碰撞和呼喝聲。
全體工作人員,從志願者到劇組技術骨幹,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
不管是封殺困境,抵押房子,“一個億”的豪言,還是韓三平的鼎力支援,讓他們感到參與的不是普通專案,而是可能創造歷史的“戰役”。
劇組流程管理下的嚴謹,讓每個人深信目標有可能實現。
再加上沈善登個人魅力,劇組的“精氣神”達到了頂點。
士氣高昂,工作效率和凝聚力陡增。
顯然開機儀式成功了!
禮成了,統一了思想,凝聚了意志。
沈善登欣喜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
太成功了!
烈火烹油!
他不難想象,隨著圍觀者漸漸散去,議論聲會逐漸起來。
記者們的報道,會更進一步助推這場星光、大佬、爭議與雄心交織的開機盛典的影響力。
特別是韓三平的捆綁,出乎沈善登預料。
沒想到老登玩的這麼大,把他這個小登給套了進去。
強力背書,親自出席並戰略定調傳遞頂格支援訊號,公開將《督公》定位為中影“電影產業升級戰略”的關鍵嘗試,把沈善登綁上了戰車。
沈善登要是做不出成績,韓三平只能原地踏步了。
哦,前世好像也就是原地踏步。
好吧,老登沒什麼可輸的,立於了不敗之地。
這一切是沈善登想要的嗎?
說不是,那太虛偽了。
內心深處他拒絕不了這種影響一個行業,帶動一個行業發展的誘惑。
有些話說的多了,他自己先信了!
但如果可以選擇,沈善登更想慢慢的打怪升級。
然而一個人能走到哪一步,個人能力只是一方面,也要看時代的機遇。
沈善登自己造了風口,他不能要求別人像npc一樣不為所動。
要怪只能怪他過於優秀了。
在這個一群蟲豸的行業過於突出,已經不是他想賺點小錢就可以的了。
過於優秀就不得不承受代價。
高處不勝寒啊!
《督公》電影,正一步步把沈善登吹的牛逼,變成現實。
不再僅僅是一個電影,它成為了中國電影嘗試工業化轉型、挑戰既有格局、證明本土力量的一個象徵性戰場。
站在戰場中央指揮的,是還是孩子的年輕導演沈善登。
中國電影的未來,壓在了他的肩膀上。
一千兩百萬的成本,全明星的陣容,中影的鼎力支援,以及明裡暗裡無數雙或期待或質疑的眼睛,都壓在了他的肩上!
《督公》專案和他自己,推到了中國電影產業變革浪潮的最前沿,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和各方博弈的棋眼。
所有人的目光都會緊盯著沈善登,緊盯著《督公》的成敗。
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的得失,更被賦予了產業風向標的意義。
壓力與期待,從未如此巨大。
怎麼越是優秀的人,越是藏不住呢!
怎麼越是不想高調,就是低調不起來呢!
沈善登想讓自己緊張起來,但卻只是有點興奮,沒有太多的壓力。
因為他很清楚,事情有兩面性。
韓三平的捆綁有風險,但好處顯而易見。
《督公》哪怕失敗了,他也有多次重來的機會。
只要韓三平還在,在中國電影擺脫生死存亡危機之前,出現第一部十億級別電影之前,中影的力量只會增強。
換言之,沈善登可以擺爛了,如果他不怕老登叼他的話。
但是沈善登這個脾氣,能讓《督公》專案失敗嗎?
而且只要瞄準了《色戒》,這個電影票房上就不可能失敗。
這個年代,只要票房成功,不管是坑蒙拐騙,那都是成功。
念及於此,沈善登感覺自己看透韓三平了。
這不是不小心!
這是他孃的故意的。
埋伏他這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這好麼?
說到底還是太優秀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