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皇帝想要掌握,但是不知道方法,無頭蒼蠅一樣。大禮儀之爭也是朱厚熜的政治啟蒙,不僅收回了權力,還很大程度知道了如何掌握朝堂。”
“如此,才有了嘉靖中興。”
黃曉明在劇本上寫了感悟,四個字:大漢天子。
說起來,他和陳道明也在這部戲合作過,陳道明飾演東方朔,他飾演漢武帝。
不就是當皇帝,漢武帝當的挺好的,他演過。
劇組良好的氛圍得以保持。
翌日。
北京城外良鄉外,嗣皇帝朱厚熜行殿日。
黃曉明飾演的朱厚熜,身著黑翼善冠的素服,這是藩王或嗣君在大行皇帝(正德)喪期內所穿的標準喪服。
朱厚熜身著的並非普通白色喪服,而是選用了質感極佳、紋理清晰的粗麻面料,即使在喪服的規制內,也經過精心的剪裁。
雖然寬大不修身,但線條依然流暢,顯得格外粗糲、沉重、壓抑的同時,讓麻布的自然肌理在光線下呈現出一種原始的、有力量的美感。
讓這身衣服不至於顯得骯髒破敗,而是傳達出一種莊重的悲愴感和肅穆的儀式感。
在粗麻縗服內,露出一點點同樣素色的中衣領口和袖口,料子是質地相對柔軟的棉布,形成微妙的層次對比。
腰間束著一條同樣用粗麻製成的絞帶。
造型師刻意讓黃曉明優越的身形沒有被完全掩蓋,寬大的麻衣下,依然能隱約感受到他挺拔的肩背和腰線。
頭髮沒有戴冠,只用一根最簡單的麻繩束髮,鬢髮並不凌亂,臉色沒有旅途勞頓疲憊,反而顯得俊美和鋒利。
那雙眼睛經過燈光師的打光,顯得更加深邃、明亮、銳利如刀,充滿了超越年齡的沉靜、警惕和不可動搖的意志。
07年黃曉明正值顏值巔峰,而沈善登對色彩和質感的把控更是登峰造極。
這是大禮儀的第一次衝突。
禮臣建議朱厚熜尊孝宗為皇考,改稱興獻王為皇叔父,援引北宋程頤議濮王禮的先例向朱厚熜進言,朱厚熜不允。
根據朝廷禮官建議,請朱厚熜以皇太子的禮儀繼承皇位。
但朱厚熜並不接受,他對其右長史袁宗皋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大學士楊廷和等請求朱厚熜聽從禮臣所出具的禮儀,由東安門入居文華殿,擇日登極,朱厚熜不同意。
雙方互不妥協,最後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箋勸進,朱厚熜在郊外受箋,從大明門入,隨即在奉天殿即位。
這部戲叫《督公》,不叫《嘉靖中興》,所以只有寥寥幾句臺詞。
最後一個鏡頭,是朱厚熜在奉天殿舉行登基大典時,穿戴冕服身著玄衣纁裳十二章冕服。
上衣為深邃、莊重的玄色,黑中微赤,下裳為尊貴、熱烈的纁色,橙紅。
色彩對比極其鮮明,在精心佈置的光線下,玄色如暗夜蒼穹,纁裳如初升旭日,極具視覺震撼力。
十二章紋,衣服上以金線、綵線緙絲或刺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章紋樣。
這些紋樣極其精美、繁複、清晰,在特寫鏡頭下熠熠生輝,象徵著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德行。
冕冠,頭戴十二旒冕冠。以玉衡固定,前後各垂十二串五彩玉珠。
這一個鏡頭,就代表了第一次鬥爭,以嘉靖的勝利告終。
冕冠下露出一雙眼睛,極其的明亮,嘴角勾起一絲笑意。
清澈、銳利、堅定,燃燒著少年人不屈的火焰和掌控一切的決心。
戰鬥!
爽!
朱厚熜在和楊廷和第一次碰撞中,獲得了勝利。
鬥爭,透過有效的鬥爭手段,加強了權威。
黃曉明拍完之後,一有空,就圍著沈善登轉悠,不停請教問題。
陳道明倒是直接:“有點可惜了,有很多可以挖掘的。”
陳道明這邊開口了,黃曉明順勢道:“《督公》大賣之後,導演再拍個嘉靖的故事,我覺得也很好。”
研讀劇本的陳坤,手不由微微一頓。
沈善登覺得節奏有點熟悉,怎麼男明星比女明星還要著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