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色戒》嗎,有激情戲嗎?
就敢到這個成本!
沈善登的《督公》,商業古裝動作電影,製作成本也才一千多萬,《太陽》可是文藝片。
而且拍攝過程中各種事不斷,兩年前開拍的時候,最早是太合影視投入三千萬。
太合是最早的傳媒巨頭,控股過華易。
用掉一千八百萬後,電影拍不到三分之一,太合遭不住,選擇撤資,剩下的一千兩百萬到不了賬。
電影停拍了一段時間,韓三平幫了一手,英煌投資兩千兩百萬,但要求票房分成要先於太合。
太合不願意,但沒辦法,因為錢已經投了,不接受,電影停拍更見不到錢。
製作成本四千萬,還是不夠,江武和周韻後面又補了上千萬。
成本沒有七千萬,也有五六千萬。
這樣的電影,沈善登反正是不敢碰的。
如此波折,商業片撲的機率也有八九成,何況是文藝片。
“老哥,我挺佩服你,你是真有情懷的人,六百個複製要七八百萬吧,姜文自導自演也要按照頂級配置投入,宣發加一塊至少一千萬,還要往上走。”
“做生意不為了賺錢,為了支援藝術事業。”
不像夸人的話,於東聽出來了,抿了抿嘴,給沈善登算了筆賬:“姜文的第一部導演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上映時觀影人次超過一千萬。”
“那可是九五年,姜文有一大批觀眾群體,按照現在的票價,有一千萬來看《太陽》,票房能破四億。”
“四分之一的人來看,也能輕鬆破億!這是姜文禁導五年後的復出作品,觀眾萬眾期待!”
沈善登見於東對姜文個人品牌如此有信心,只問了一個問題:“《太陽》是《陽光》那樣的充滿青春,充滿禁忌,露大腿露胸的電影嗎?”
“是一種電影型別嗎?”
於東愣住,隨後控制不住情緒了,不客氣道:“你想說什麼,這是姜文!我告訴你,我會助推姜文進入億元俱樂部,我本來還想看看你有沒有這個潛力。”
“我告訴你,《陽光》當年有1100多萬觀影人次,這些人都從當初的20左右歲變為現在的30左右,他們還是影院的消費主體!”
“肯定還會買票看《太陽照常升起》,這部電影是當年《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延續,場面規模投資都比當初大很多,是魅力十足的大片,將成為一代人集體的心靈回憶!”
“我再告訴你,《太陽》入選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這是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是電影藝術的殿堂。”
“這一次的威尼斯電影節評委席主席是老謀子,華人導演已經兩屆獲得威尼斯電影節了,《太陽》獲獎機率很大。到時候票房和獎項雙豐收,你會看到國際為我們歡呼。”
還急眼了,沈善登立刻改口:“我就是一說,別急,別急。”
“我沒急。”
“姜文導演牛逼!做演員是這個!”沈善登豎起個大拇指:“做導演也是這個!”
於東心情好受了不少,但心裡還是籠罩了一層陰影。
畢竟,是一千多萬,一千多萬啊!
他想的是復刻新畫面、華易的成功經驗。
新畫面是張偉平捆綁了張藝謀,華易是王忠軍捆綁了馮小剛,他於東捆綁了姜文,也一定行!
投資方代表陸續到來。
“張製片。”
沈善登見張能手來了,笑著打招呼。
然後,光線的代表也到了。
“《督公》會在10月底,11月上映,我需要各方保障發行。”
於東和光線代表微微皺眉,時間太趕了,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還要留出時間洗印複製。
不等兩人說話,張能手開口道:“中影保五百個複製,中影全力支援。”
張能手也覺得時間太緊,但這是上頭的意思。
第二齣品方善登文化和第一齣品方中影早達成了默契,博納和光線只能跟了。
開完會,沈善登送於東上車,拉住車門,問了一句:“於總,你覺得威尼斯是評委主席說了算嗎,張藝謀喜歡姜文這樣的大院子弟嗎?”
留下罵孃的於東,沈善登說完就關了車門。
沈善登很清楚,於東會來找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