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粉碎敦刻爾克開始

第52章 要想兩翼齊飛,就得上列車炮

12月24日一早,結束了兩天休整期的魯路修,便被卡爾師長喊去師部開會。

應該是有一些關於即將到來的斯滕福德攻城戰的細節,以及最新戰況訊息,需要同步一下。

同樣接到參會通知的還有博克少校這個正牌營長,但他受巴里亞王室高層的信任程度,顯然還不如魯路修這個副營長了。

魯路修稍微做了一些準備,開會前特地拿上了那天巴約勒之戰中繳獲的幾件戰利品——並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而是被擊殺敵將的遺物。

包括布軍第2騎兵師師長、舒伯特.高夫少將軍服上剪下來的、沾滿血跡的肩章,以及他的騎兵佩劍。

在那天的戰鬥中,高夫少將是唯一一名直接被機槍掃死的布軍騎兵師長。後來魯路修的部隊打掃戰場時,看了他軍服上的徽記,才知道打死了一條大魚。

“師長,這是前天打死的布軍騎兵師長的遺物,我們從屍體上繳獲的。”魯路修禮貌地把戰利品呈上去。

“戰爭真是無常啊。憑你這份功勞,這仗打完肯定至少是少校了,板上釘釘。這樣吧,打完斯滕福德、掐斷敵人的大動脈,我就給你打報告,讓司令批示,落實你的晉升。”卡爾.柳德波特少將看到那柄騎兵佩劍時,還不由自主身軀微微一震。

對方同樣是一名少將、師長,就這樣在督軍衝鋒的路上,被交叉掃射的mg15輕機槍陣,打到死得不能再死。

“感謝師長栽培。”魯路修一邊感謝,一邊嚴肅地敬了個禮。

卡爾少將擺擺手:“先別急著高興,還是看看眼前這一戰怎麼打吧,要打下斯滕福德,才算是完成了階段性目標。”

大家心裡其實都很清楚,之前的巴約勒之戰,戰略意義其實並沒有那麼大。之所以最後戰功煊赫,主要是殲敵數量巨大。

布軍兩個騎兵師來救援、結果直接輕敵撞槍口上了。白白送了德軍那麼大的軍功,還連帶著造成布軍全域性人心惶惶,帶崩了守城的友軍。

而眼前的斯滕福德,才是真正的戰略要地,拿下這裡,整個突出部戰役就算是完成過半了,因為能徹底掐斷伊普爾守軍的鐵路補給線。

魯路修休息了兩天,不是很瞭解近況,不好直接貿然獻策,所以他就藉機詢問了一下:

“師長,聽說布軍只讓加軍兩個師和南亞殖民地的兩個師守衛斯滕福德,這些部隊人數雖多但並不精銳。他們自己最精銳的第1軍、第2軍,為什麼沒能騰出手來呢?”

卡爾便順勢給他們通報了一下友軍的資訊:“因為這兩天,伊普爾突出部正面的牽制攻勢也打得挺有聲勢的。

另外,第4集的側翼主攻部隊,也順利拿回了奧斯坦德,目前正在進攻迪克斯慕德,這兩步完成之後,北線沿海的我軍,就能重臨尼奧波特了——也就是當初你跟李斯特團長一起浴血奮戰、堵死殲滅比利金陸軍,最後放棄的那個小鎮。”

魯路修聽了之後,也不禁有些感慨,當初他們為了減少損失,彈性防禦,最後在尼奧波特和奧斯坦德被徹底轟爛只剩廢渣後,放棄了那兩個地方。

但一個多月後,為了圍殲更大的目標,還得重新把這些地方打下來。

雖然當初撤退的決定並不算錯,彈性防禦也本就該這麼打,但心中多少會有些惋惜。

卡爾少將似乎是看出了魯路修的情緒變化,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拍了拍魯路修的肩膀:“不要惋惜,雖然當初稍稍退卻了,現在又要打回來,但情況是不一樣的。

當初是不得不退,因為帝國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而這次回來,第4集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魯路修之前沒工夫關心友軍,聽了師長的解說才勾起幾分好奇:“哦?情況和之前有什麼不同麼?”

卡爾少將:“我們當初之所以非撤不可,是因為敵人的戰列艦隊佔據絕對優勢,對於沿海城鎮守軍的威脅太大了,海岸邊根本站不住。

但第4集接手布蘭肯貝爾赫、澤布呂赫等地一個半月以來,一直有加緊施工,儘量在前沿修築新的岸防炮臺,或者修復、擴建原本的炮臺、換裝射程更遠的重炮。

現在帝國的280毫米岸防炮,已經拉到了距離奧斯坦德很近的前線,秘密安裝好了,那些炮都是從安特衛普港拆過來的,現在安特衛普已經一門大口徑岸防炮都不剩了,全部前移部署。所以前幾天北線開始總攻後,奪回奧斯坦德就顯得很順利。

布軍也有再派海峽艦隊的大量前無畏艦過來、想炮擊我攻城部隊,但都被我岸防炮反擊,好像打傷了一條敵前無畏艦,打沉了兩艘輔助小船,敵人就消停不敢再來了。

奧斯坦德被奪回後,迪克斯慕德的敵軍缺乏了側翼掩護,加上迪克斯慕德本身又不靠海,距離北海海岸線還有十幾公里,所以也被我軍圍攻了,估計幾天之內就會有進展。

現在布第2軍的主力,在守沿海方向。布第1軍的主力,除了面對伊普爾正面,還要分兵增援迪克斯慕德,所以才沒法來斯滕福德-波珀靈厄一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