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粉碎敦刻爾克開始

第60章 趁敵懵逼,瘋狂進攻(明天上架)

在改良增稠了燃料後的新式噴火器協助下,原本還在拉鋸絞肉的斯滕福德城攻堅戰,終於呈現出了一邊倒的崩盤局面。

新式噴火器投入後的第一天,原本犬牙交錯的拉鋸戰街區就被徹底肅清了。

第二天,原本還穩固控制在布軍手中的那些街區,也被燒得非常悽慘,數百名士兵毫無還手之力地被燒死在隱蔽藏身之地。

也有少數意識到情況不對,提前放棄了隱蔽潛伏的戰術,往後方抱頭鼠竄。

這些逃兵為後方的布軍帶去了恐怖的謠言,連帶著整個師都出現了動搖。

大家都意識到,在敵人有了新式“近距離作戰神器”的情況下,再死守城市、巷戰絞肉,已經不可能贏了。

在士氣崩盤的那一刻,布軍終於出現了潰退。

途中還被德軍追擊、炮擊,著實傷亡了相當一部分,才後撤到更東邊、更靠近伊普爾的波珀靈厄。算是徹底放棄了“直接卡住德軍的鐵路線,讓德軍也沒法使用鐵路補給”的戰略目標。

而德軍方面,在發現新式噴火器近距離攻堅那麼好用之後,也是大喜過望。

集團軍司令魯普雷希特公爵臨時決定擴大這種武器的使用範圍,加快進攻速度。趁著敵人還沒反應過來,多攻堅一些適合這類作戰場景的敵軍據點。

因為他很清楚,雖然有了魯路修的改良、靠著作戰前臨時往燃油里加點增稠劑,就可以在幾乎不改造噴火器本身的情況下,讓噴射射程從10幾米提升到40米!

尤其他用到的增稠劑,技術上其實也不難搞,無非就是加點白糖,或者廢膠皮,或者別的雜七雜八輔料,配方很靈活,只要能增稠就行。

這東西唯一的缺點,就是用久了噴頭和噴管會比原先更容易堵塞,要經常清理或者更換。這次是因為戰役時間太緊急了,魯路修只來得及改造燃料本身,先用了再說。

等打完這場戰役,肯定得讓dwm公司的工程師們再好好琢磨琢磨,弄一款專業適配增稠後燃料的噴嘴和噴管,降低持續使用後的堵塞率和故障率。

與此同時,魯路修所做的噴火器射程改良,在野戰和塹壕戰中其實並沒有多大影響。在那些環境裡,想衝到距離敵人10米遠還是40米遠的地方,難度沒有差距。

但是在城市攻堅戰和要塞坑道戰裡,10米和40米的差距就很明顯了,所以魯普雷希特公爵當然要趁著敵人反應過來之前,儘快打時間差多撈一點好處。

於是德軍在拿下斯滕福德之後,幾乎是同時就反向分兵、朝著鐵路另一頭的布軍控制小鎮卡塞勒發動了進攻——

在前幾天的作戰中,德軍本就楔入了卡塞勒和斯滕福德之間,切斷了布軍的鐵路,也逼近了卡塞勒鎮。

只是因為卡塞勒鎮戰略價值當時還不大,德軍兵力有限,自身又有後勤困難。從阿爾芒蒂耶爾再往西北,德軍自己也沒鐵路可用,最後幾十公里的後勤都靠騾馬化解決,所以一開始才沒有擴大進攻。

原本魯普雷希特公爵也怕再多玩幾次繞過城鎮的穿插戰,會導致己方穿插部隊過於深入、後勤過於困難短缺,反而玩脫。

但現在有了剛投入實戰的噴火器,再加上衝鋒槍和霰彈槍。這些新武器三管齊下,短時間內就不用擔心中小型城鎮的攻堅戰了,也不用怕在市區跟敵人絞肉。

布軍也好,法軍也好,至少需要好幾天才能適應這種新戰法變化帶來的震撼、並做出反應。

說不定十天八天之後,布軍和法軍將士們就都會收到高層將領的普遍宣傳:“以後戰場上凡是看到揹著油罐的敵人,一定要不惜代價全力集火射殺!不能讓揹著油罐的敵人衝到你們面前!”

一旦敵人形成這樣的共識,再想仗著噴火器的突然性優勢大撈好處,可就不容易了。畢竟這玩意兒的射程終究是個大短板,以魯路修的能力,也只能將其從10幾米提升到40米。

趕緊趁亂撈吧!

魯普雷希特公爵臨時撥出第6集團軍第2師、第3師,發起了新的攻勢。

同時,因為戰役持續期間,後方的伯格曼公司也有一直在生產新的衝鋒槍和輕機槍。過去半個月裡新增的產量,也足夠又裝備兩個營的部隊了。

同時伯格曼公司還最佳化了產線,正式把很多原本試產時需要切削加工的零件,都最佳化成了直接衝壓成型,後續的生產成本會大大降低,生產速度和產量也會成倍暴漲。

新一批的衝鋒槍,根據之前原型款的實戰經驗教訓反饋,再次最佳化了槍機重量,並且正式定型。槍機塊的重量從470克增加到了530多克,確保依然可以絕對穩定抽殼,但槍機後座的啟動速度不至於過快。

如此一來,射速雖然微有下降,從大約每分鐘500發降低到了450發,但槍彈激發時的火藥燃氣洩漏和浪費問題,卻得到了極大緩解。槍管尾部再也不會明顯漏火漏煙了,膛壓也稍有提升,讓有效射程從150米提升到了200米,精度也有所提高。為此降低一成左右的射速,也是完全划算的。

因為有了足夠的新裝備,魯普雷希特公爵火線決定,先把原本的第1突擊營、第2突擊營缺額的武器都補足。比如原本每個班的突擊組,應該發5把衝鋒槍的,但當初不夠只發了3把,另外多出來的2人只能改拿步槍。

這次補齊裝備後,終於能確保每個班的突擊組都是足額髮滿5把衝鋒槍。

補滿裝備後,還有多餘的,仍然夠再組建一個新的突擊營,於是公爵就從巴里亞第1軍的第2師、第3師挑選精銳士兵,火線組建了第6集團軍的第3突擊營,配屬給第2師使用。

這個第3突擊營剛剛組建,都來不及進行專門的訓練,就被直接投入了新一輪的進攻。幸虧士兵們本就是精銳老兵,稍微講解一下戰術也就懂了,其他都可以在實戰中慢慢磨合。

而新的突擊營組建起來,自然也需要配一名營長,其他人都不懂突擊隊戰術,博克少校和倫德施泰特少校也都有各自的營要帶。

於是最終的決定也就順理成章了:魯路修上尉的軍銜雖然還不太夠,但他最近又立功了。

之前強攻巴約勒時,他所在的部隊就是首功。當然那個功勞是博克少校和他還有其他人分潤的,並不能完全只感謝他一人,但他至少是功勞最明顯的。

而這次強攻拿下斯滕福德,又是魯路修改良的增稠燃料火焰噴射器立了頭功。這個功勞可是實打實歸屬他個人的,連新戰術指導都是他親自做出的。

所以,魯普雷希特公爵下令魯路修暫調第3突擊營,先擔任代理營長,立刻投入戰鬥,等這一波攻勢結束後,再正式調整他的職務和軍銜。

當然,為了確保第3突擊營立刻形成戰鬥力,肯定也要從原本的突擊營裡抽調一些骨幹人手,以老帶新。

所以就從博克少校的那個營裡,把魯路修原本帶的那個連抽了大部分人手過來。只留下一小部分人、繼續在第1突擊營a連擔任軍官。

比如之前被魯路修卡位了的巴拉克上尉,終於熬到了魯路修升官調走,他也順利當上了原a連連長,留下的幾十個人,也都各自升了一級半級。

而跟著魯路修走的,主要有隆美爾上尉,平調後到第3突擊營當教導連連長,負責以老帶新。

還有前幾天剛剛捱了刺刀和手槍(被防彈衣防住了)、這兩天才傷愈歸隊的莫德爾中尉,也被破格帶到第3突擊營,在其中一個連當代理連長——莫德爾受傷並立功晉升後,也才是中尉,原本還是不夠格當連長,所以只能是火線代理。

迪特爾還在住院,暫時無法調動。原第1營c連連長李斯特上尉,則繼續留在原部隊。

就連魯路修穿越之初的鐵桿心腹克洛澤軍士長,都終於升了尉官,以少尉軍銜跟著長官、到了新部隊當營警衛排排長。

……

魯路修火線臨危受命、草草建立起第3突擊營後,很快就跟隨著巴里亞第2師、第3師,參加了最新一輪的快速進攻,並且扮演了尖刀角色。

他不但要指揮突擊營,還要對參加戰鬥的火焰噴射器分隊進行重點戰術指導,好讓這些特殊的友軍儘量發揮出其戰鬥潛力。

在魯路修的幫襯下,德軍進展很快,噴火兵的威力也徹底發揮了出來。

1月7日,德軍才剛攻克斯滕福德城全城,次日8號,德軍就反手拿下了卡塞勒。

此後數日,德軍西路繼續沿著鐵路線一路往前推進,打出了一波“見到沿著鐵路線的城鎮就巷戰強攻,不再迂迴穿插繞後”的強硬攻勢。

而布軍在卡塞勒被攻破後,在更後方的阿爾貝克和沃爾穆等兩處小鎮其實並沒有駐軍——此前布軍就因為斯滕福德和巴約勒的慘敗,導致部隊損失嚴重,兵力不足,不得不把這兩座小鎮交給友軍法軍協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