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號開始,法軍的飛機仍然沒敢來里爾一帶碰瓷,倒是布軍的飛機為了擴大對敵情的偵查範圍、最佳化炮兵校射,硬著頭皮起飛了一些,但也都是儘量躲著德軍飛機。
偶爾來不及跑,或是被半途攔截了,布軍飛機也只能以臨時配了加長彈匣的柯爾特m1911為主、反擊德軍的輕機槍偵察機。
想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給飛機裝上固定式機槍,不是那麼容易的。
就算裝上了,士兵毫無訓練和理論基礎,至少十天半個月之內不可能形成戰鬥力。
所以伊普爾戰役期間,德軍單方面掌握絕對制空權,已經是有保障的了。殷麥曼上尉也是在1月8日當天、帶隊擊落十幾架敵機後,被當場晉升為少校,並拿到了一枚藍色馬克勳章。
今天已經是德軍戰鬥偵察機升空作戰的第八天了。
從里爾到伊普爾上空的制空權,仍然被德軍牢牢掌握,可以確保關鍵時刻敵人沒有空中偵查力量能抵達關鍵地區上空。
這一切,也都為德軍的後續行動提供了側面保障。
……
倫德施泰特少校的營,就這樣在前線低烈度蟄伏、一直等到下午時分,雪終於下得越來越大。
空中雙方的飛機都已經消失了,沒有人再能起飛。
而凱默爾山高處的大量布軍炮兵觀察哨,也因為大雪的遮蔽,徹底失去了視野,兩三公里外就什麼都看不清了。
“是時候了,已確認失去山頂視線。無電線通知後方,可以讓我軍的210毫米重型榴彈炮進場了。”倫德施泰特少校親自用望遠鏡反覆觀察後,下達了這道命令。
他正在呼叫的那些榴彈炮,是來執行反炮兵任務的,目的就是對付山頂反斜面邊緣、敵人居高臨下部署的重炮陣地。
本來反炮兵任務所用的大炮,最關鍵是射程遠,德軍的k16型150毫米加農炮的原型試產炮就很不錯,射程非常遠,可以超過山頂的布軍大炮。
但很可惜,敵軍非常陰險刁鑽地把重炮部署在了山頂稍後方的反斜面,還構築了非常漫長的備用陣地。加農炮的彈道相對更直,很難打中山頂反斜面上的敵炮。
必須是彈道角度較為高拋的榴彈炮才能命中(也不用太高拋到迫擊炮/臼炮那樣,因為敵人也是榴彈炮,如果反斜面太斜的話,敵人自己的榴彈炮也打不下來了)。
之前多日德軍進攻未果,就是因為敵軍的炮兵觀察哨,可以居高臨下發現德軍重型榴彈炮進入陣地,而且精確觀瞄定位。德軍重炮一進入陣地,就被居高臨下的敵炮反殺了。
德軍有空中偵查優勢,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因為空中偵查廢不掉敵人的山頂地面觀察哨。最多也就做到“雙向透明”,彼此都能第一時間發現對方座標。
可山頂反斜面的敵炮先進入預設陣地,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德軍炮兵要前進、進入反擊陣地,展開部署就需要很多時間,要白白先挨很多輪炮擊,往往沒撐到開炮就完了。
這種問題,此後幾十年都是攻山一方不得不面對的巨大困境。
就好比後世的賽瓦斯托波爾攻城戰,要不是進攻方先幹掉了馬克西姆炮臺那些305毫米炮塔的觀察哨,古斯塔夫巨炮根本都不敢接近到部署陣地、然後開火。
今天的情況,也是類似的。
德軍在損失了一些重炮後,就只能選擇先等,等一個連續天氣不好的日子。
最好有大雪加黑夜、交替廢掉交戰雙方的眼睛,讓居高臨下一方的視野優勢被抹平,一連幾天大家誰都看不見誰,很公平。
(注:可能還會有人質疑,為什麼要等下雪,為什麼不能光靠天黑公平廢掉敵我視野。這是因為一方面,不下大雪的話,就只有一夜的時間視窗。1915年的重炮部署非常慢的,部署完可能就半天的,剩下半夜未必夠解決戰鬥,天亮還沒解決就全完了。
另一方面,是因為不下大雪遮蔽視野的話,光靠黑夜,山頂上的敵人仍然有可能透過開炮的火光相對精準定位攻山炮兵的位置,儘管沒有白天那麼精確。所以等下雪是最保險的。)
而當雙方都看不見的時候,聽覺好的一方,就能贏得巨大優勢了。
倫德施泰特少校在發報後又等了大約一兩個小時,終於接到後方回電,說是己方的210毫米重型榴彈炮,已經進入了陣地,再有兩個小時,就能完成部署。
他也終於鬆了口氣,立刻下令道:“各連按計劃行動,在前沿展開滲透突破,力爭奪取一些較佳位置、設立前沿監聽點。d連引導我軍後方誘餌火炮開火,隨後協助友軍假裝衝鋒,勾引敵人山頂重炮開火,注意不要真的衝太狠。”
這既是為了奪取更好的前哨監聽位置,也是為了誘敵,也不排除順便奪取一些陣地。
突擊部隊的進攻打得很真實,甚至還帶了噴火兵,以便對付前幾天剛剛發現的敵軍坑道。
雙方很快在前沿激烈交火起來,德軍沒有提前火力準備,就是為了利用視野不好的天氣渾水摸魚。
因為交戰距離被縮短了,戰鬥也變得愈發殘酷,經常會拉近到衝鋒槍的有效射程內,甚至在一些壕溝裡還會發生白刃戰。
在這種只有幾百米有效視野的情況下,德軍突擊隊的擲彈筒也變得好用起來。
反正大家都只有那麼一點直瞄視野,射程大了也用不上。
擲彈筒反而輕便靈活,能實時跟進部署,揹著爬山都沒事。
倫德施泰特的突擊營,就靠著擲彈筒拔掉了臨近半山腰的一兩層重機槍碉堡。
隨後突擊隊員摸上去,一番工兵鏟和刺刀的搏殺、衝鋒槍和霰彈槍的對射,終於摸到了第一條坑道口。
“已經壓制住坑道口,往裡丟了幾顆手榴彈了,但坑道很曲折,肯定還有很多敵人藏在裡面!”
“不要慌,壓制住別讓敵人衝出來就行!上噴火兵!”
戰場上各種嘈雜的咒罵、淒厲的大叫,不絕於耳。
終於,幾名噴火兵摸到了坑道口,增稠燃油朝著坑道里猛噴,立刻把那些彎彎繞繞角落裡的佈列顛尼亞人全部烤熟了。
那感覺就像拿鋁水澆灌白蟻窩一樣。
肅清了一條坑道後,突擊隊員立刻示意後面的隊友跟進。
“這個陣地很好!歸我們了!快把炮兵聲測儀拉上來!拖到坑道里組裝好,準備監聽!”
與此相似的場景,在整條綿延數公里的前沿陣地上,多處上演著,很快就有好幾臺儀器,被拖進了剛剛奪取的外圍坑道,部署起來。
而隨著外圍坑道的丟失,山頂的布軍也終於忍不住了,不管是否有視野,不管是否看得到敵人,山頂的重炮群都先後開火了。
“不要觀測敵人的位置了!只要有陣地聯絡不上、疑似是被敵人滲透奪取了,那就對丟掉的陣地開炮覆蓋!
什麼?你說可能還有我們的人倖存、留在那些陣地上?那也別管了!他們應該為帝國盡忠,應該主動呼叫炮兵朝他們開炮!”
山頂上的某處指揮部裡,布國遠征軍第1軍軍長道格拉斯.黑格中將,就是這般下令的。
布軍的炮群,開始色厲內荏地全力胡亂開炮,哪怕看不見敵人,對著丟掉的陣地亂轟壯壯膽也好。
“終於中計了!很好,敵人的山頂炮位應該已經暴露了,準備反擊!讓前沿監聽手開始監聽!隨時準備朝監聽組報點的位置開火!”
山腳下,德軍的炮兵陣地上,凱特爾少校和勒布少校下轄的兩個炮兵營,也終於躁動起來。他們就是今天執行炮兵反制任務的主角之一,那群剛調來的m10型210毫米重型榴彈炮,就是暫時劃歸他們指揮的。
誰讓他們這兩個炮兵營,之前和突擊營的合作比較緊密呢,雙方已經在呼叫精確炮火支援方面,磨合得很到位了。
——
ps:下一更就上架了,上架前今天還白送了大家五千多字,相當於別人免費期一天的更新量了。
這也算是今天爆更的一部分了。
12點半左右會有上架後的更新。
看在這個份上,拜託大家好歹支援一下,都沒三江沒強推,直接果奔上架了。
我後來想了想,不上三江也有不上的好處,這個題材本來就不適合被大眾看到,愛看的人自己看就行了,大家小圈子裡看看,不要出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