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粉碎敦刻爾克開始

第30章 計劃籌建暴風突擊隊

奧斯坦德城最後幾天的守城戰過程,沒什麼值得贅述的。

德軍本來就只是為了拖時間、讓更後方防禦更堅固的布蘭肯貝爾赫、澤布呂赫等地能夠抓住時機安裝好280毫米甚至305毫米岸防炮臺,讓佈列顛尼亞人的戰列艦再也不能對岸發威。

魯路修指揮的偵查騎兵連,也不適合在守城戰中填線硬扛,所以更多隻是執行一些火力觀察的任務,比如為後方炮兵指引目標。

而那些真正填線抗傷害的苦差事,還是第6集12師的各個步兵團在前面扛。

1914年的德軍當中,讓偵查騎兵連負責火力觀測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主要是這個時代的炮火觀察本來就很落後、粗放。

只有在陣地攻堅戰中,才有時間慢慢進行持續的火力觀察、前面幾輪大炮沒打準,觀察哨好好觀測、拍照後,就把訊息快馬傳回後方,讓後方炮兵調整炮擊策略。

整個過程,可能需要好幾個小時。連無線電也很少用,師屬偵查連整個連隊也就一臺小功率無線電,必須用來傳遞非常重要的情報,不會用來傳遞“前一輪炮擊打遠了還是打近了”這種小事。

而且這已經算是這個時代通訊現代化做得最好的軍隊了。如果換作東線露沙國的軍隊,別說師屬偵查連沒無線電了,就是各個團部旅部都沒有無線電,只有師部才有無線電,每個師一臺。

同理,這個時代的炮兵,如果遇到敵人新冒出來的遠端火炮陣地,要想辦法反制,同樣需要數個小時確定敵人的陣位、慢慢調整座標,然後反制。

所以遠端炮兵開火後,原地三個小時不挪窩,都不會被反制。除非是大半天不挪窩,才可能會被反制炮擊。

換言之,後世二戰甚至更晚近才有的那些“快速校射、快速反制”,其實這個時代也有,只是速度慢得多。

現代戰爭15分鐘能反制的東西,二戰時可能要一兩個小時才能反制,而一戰初期可能要大半天。

不過現在有了魯路修的介入,他結合前世作為軍迷時學到的很多常識,加上如今深入一線作戰部隊的實戰磨合。他很快琢磨出了一些加快炮兵作戰各環節響應速度和節奏小辦法,短短几天就收穫頗豐。

這一切,也要感謝上面機緣巧合給他擴編了人馬——其他各個師的直屬偵查連,往往都只配備一部無線電臺。就算想要靈活偵查、把前線多點探測到的情報實時回傳、指揮師屬炮兵團調整炮擊,也不可能做到。

但魯路修手頭卻有一個原騎兵連和一個原通訊排結合在一起,專業通訊部隊的電臺相對較多,懂通訊收發報的人才也多。

加上魯路修面子大,他還可以問第16團的李斯特上校借電臺。於是他的偵查連能給每一路炮兵觀察哨都配上電臺,響應速度自然快了好幾倍。

在奧斯坦德的守城過程中,魯路修指揮靈活,帶著偵查連為己方炮兵提供了更多實時觀測資訊、稍稍提升了對敵軍炮兵陣地的反制速度。

偵查連全體也因此得到了上級好幾次表揚。而連隊裡那幾個原先對魯路修還不太服氣的下屬,在親眼見識了長官的能力後,也不得不徹底心服口服。

畢竟師長和師屬炮兵團長都各自表揚了偵查連一次,偵查連上上下下的官兵都與有榮焉,被充分激發出了集體榮譽感。

二百多人的騎兵偵查連,已經被魯路修徹底掌控在手心。

魯路修自己,也結合後世的一些常識和眼前的實戰經驗,寫出了一些心得筆記,準備等這場戰鬥打完就整理出來。

……

這天已經是11月6日。

距離之前的海戰已經過去了一週,算算日子,上面要求第12師堅守奧斯坦德的期限,也已經到了。

過了今晚,按說部隊就隨時可以撤退。當然如果戰況允許,想再堅持堅持、給敵人多放點血也行。

當天上午,一切都很順利,被魯路修調教了數日的偵查連各火力觀測組,也都運作良好,對友軍炮兵起到了非常大的輔助效果。

正午時分,敵人的又一波攻勢被擋了回去,陣前又橫七豎八多了幾百具黃褐色軍服的屍體——沒錯,如今陣前的敵人屍體,已經從藍軍衣紅褲子的法軍,變成了黃褐色軍服的布軍。

一週之前,敵人反攻尼奧波特鎮的時候,陸軍主攻力量還是法軍,現在強攻奧斯坦德卻換成了布軍。

這也是因為法軍之前在“奔向大海”戰役中,傷亡已經過於慘重,打不動了——地球歷史上,“奔向大海”戰役的整個過程中,法軍就死了20萬人。這個世界有魯路修的影響,尼奧波特地區比利金三個師全滅,法軍也額外被放血了好幾次。

所以整場戰役下來,據說法軍的戰死人數已經突破了23萬人,至少因為魯路修的操作多死了兩萬多人(含敦刻爾克和尼奧波特被德軍艦炮轟炸的損失)。

所以法軍在拼著最後一口氣拿下尼奧波特鎮後,再往前剛摸到奧斯坦德城的邊,就徹底強弩之末了。後續的進攻作戰任務,都移交給了布軍。

最近三四天裡,跟魯路修所在部隊交戰的敵人,全都換成了布軍。

甚至作為布軍後方出擊基地的敦刻爾克港,雖然是法蘭克的領土,但其防務也都被移交給了布軍。由布國派出海軍地勤人員負責港口的運營,為前方作戰部隊轉運軍備物資。

隨著正午攻勢退去,雙方士兵都要吃飯休息,德軍這邊也趁機喘息一下。

魯路修的連部,設在城東南的一處高地上、一處臨時開挖的加固工事裡,跟本師的炮兵團陣地放在一起。這也是為了他收到前線的無線電觀測情報後,及時通報給炮兵團、快速響應開炮。

魯路修看敵人暫時退去了,他便也讓值班軍官輪流吃飯,別耽誤事兒就好。

然而就在他離開地下工事,準備去打飯的時候,剛好有個熟人路過,就喊住了他:

“魯路修上尉!我那有額外弄到的補給,一起加餐唄?這幾天多虧了你的人,觀測效率那麼高,我們營的反擊效果也提升了不少。”

魯路修扭頭一看,原來是師屬炮兵團加農炮營的營長、威廉.古斯塔夫.凱特爾少校。

這幾天下來,魯路修跟炮兵團的人也混熟了,包括團長杜勒斯上校,還有這位少校營長。

炮兵軍官們都很喜歡他,畢竟魯路修能提升他們的作戰效率,尤其是擔任反炮兵作戰任務的加農炮營——在德軍的師屬炮兵團中,榴彈炮營一般負責炮擊步兵目標。而加農炮射程遠、威力小,是專靠射程優勢反制敵人炮兵的。

所以全團就這位加農炮營長跟他關係最好。

魯路修也樂於跟凱特爾少校結交:“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說罷,凱爾特少校塞給他兩瓶香檳,還有幾塊用油紙包裹的煎牛排,都是用熟成牛肉做的。魯路修也不吃獨食,拎著酒肉就回到自己的掩體內,跟巴拉克、施魏因施泰格等心腹屬下一起吃。

凱特爾少校也看出魯路修前途不可限量,就跟著他一起用飯。

為了掩人耳目,少校給他的油紙包外面,還額外包了一層帶字的報紙。

幾人坐定之後,魯路修把油紙包取出塞給克洛澤,讓他幫大家把牛排切了。他自己隨便掃了眼外面的報紙,結果就看到了一條大新聞。

“怎麼會是《泰晤士報》?這不是敵人的報紙麼?哪來的?看日期都是五天前的了。”

凱特爾少校暴力起開一瓶香檳,用牙叼著木塞子嘟囔道:“聽說是師長讓人搞來的,給每個團都發了幾份鼓舞士氣呢,報紙上布國人的嘴臉,真是可笑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