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路修回國後的第一站,就選擇來圖林根,找伯格曼公司,這並不是隨便亂選的。
因為他知道歷史上就是這家公司,對於德軍的重機槍改輕機槍專案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來又在衝鋒槍領域頗有建樹。
魯路修想要組建暴風突擊隊,輕型自動火力是最繞不開的一個關鍵點。
而且這些東西也是魯路修本次要搞的幾個專案裡最難、見效最慢的,自然要優先處理了。
“魯路修上尉,殷麥曼上尉,你們真是年輕有為啊,都才二十出頭吧,就已經做到上尉了,將來肯定是要做將軍的。”
老闆埃米爾.伯格曼很是客氣地寒暄著,還把二人讓到一輛本茨轎車的後排坐下,他自己則坐副駕駛的位置。
魯路修上車後,也很是客氣地開門見山:“伯格曼先生實在是太熱心了,難怪公爵殿下讓我回國後第一站就先來找您。
後面這幾天可要叨擾了,第6集團軍有一些軍備方面的需求,還得指望伯格曼公司大力支援。
不過你放心,只要能做出殿下需要的東西,將來的訂單和利潤絕對不成問題。”
伯格曼:“為帝國效力,這都是應該的,我先帶你們去下榻的地方吧?”
魯路修看了下表,他一大早坐了六個小時的飛機,現在也才剛剛午後:“殷麥曼上尉開了6個小時的飛機,他需要休息,我在飛機上睡夠了,午飯後先談正事吧。”
伯格曼也不由佩服起魯路修的敬業,便臨時調整了一下,安排公司的技術骨也來一起參加接風午宴。
德瑪尼亞是美食荒漠,大家都不講究吃喝,所以午宴很簡單,就在公司食堂解決了。無非專門為貴客加了幾個菜,也就是焗烤豬蹄和韃靼牛肉之類的。
這種場合,關鍵還是趁機認識些人脈,談談正事兒。
魯路修很豪爽地獨自幹掉了一隻焗豬蹄,也在飯桌上認識了兩個知名設計師。
“這位是我公司的技術總監路易斯.施邁瑟,這位是著名設計師雨果.施邁瑟。”
“幸會。”魯路修一邊擦手,一邊舉杯和二人分別碰杯寒暄。
經過短暫的接觸,魯路修也看出來了,這家公司的家族式經營氛圍非常濃厚,是典型的威權式決策風格。
老闆埃米爾.伯格曼,就是初代創始人西奧多.伯格曼的親侄兒。
連技術領域,也是兩個都姓“施邁瑟”的設計師說了算。
歷史上老施邁瑟,也就是路易斯.施邁瑟在1916年因為年老患病,不得不退休了,然後就輪到兒子雨果.施邁瑟繼承他的職務,隨後就搞出了mp18衝鋒槍。
連技術崗的負責人都能“世襲”,這在後世的科研企業裡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但在20世紀初的德瑪尼亞卻很常見。
毛瑟,西門子,保時捷,很多家族父子甚至祖孫都是技術大牛。
魯路修也沒時間慢慢鋪墊,於是敬完酒就把話題引到了自動輕武器領域:
“聽說貴公司自開戰以來,就在鑽研我國的自動武器輕量化改造問題,不知有什麼最新進展麼?”
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衝鋒槍”這個新名詞,歷史上第一把衝鋒槍要一年半之後、才被一個意呆利佬造出來。魯路修討論時也只能換別的詞替代。
德瑪尼亞軍隊在自動火力輕量化方面,一開始確實走得比較慢。
他們的mg08重機槍是非常精良好用的機槍,射程、精度、可靠性都比布國的維克斯重機槍優秀,射速也相當。
但唯獨在整槍的重量方面實在是太重了——維克斯重機槍全重也就40公斤,而mg08全重可以達到驚人的65公斤!
兩者的槍身就差了8公斤,而腳架更是差了20多公斤——mg08用的是四腳架,足有37公斤重!
當然這個四腳架的效能是非常好的,讓mg08擁有當時冠絕全球的射擊精度和穩定性,無論怎麼掃射都完全感受不到後坐力,但就是太重了。導致這東西只能用於陣地防禦,根本沒法在機動進攻中使用。
德軍“低攻高防”的特性,一小半要歸咎於這挺重機槍的機動不便。
戰爭開始後,包括毛瑟、dwm母公司,還有dwm位於巴登公國的卡爾斯魯厄子公司,乃至眼前的伯格曼公司,都嘗試了各種輕量化改造計劃。
其中伯格曼公司應該算是走在最前面的了。
不過如今畢竟才1914年11月,面對魯路修的垂詢,老施邁瑟還是有些沒底氣。
他連忙介紹道:“我們已經盡力了,帝國之前的重機槍設計思路有點跑偏,過於追求陣地防禦時的絕對火力,犧牲了機動性。想要一下子扭轉過來,不是那麼容易的。
我們也考慮過模仿丹麥的麥德森輕機槍重新造一款輕機槍,但那需要把很多東西都推倒重來,至少要一兩年的時間。如果只是對mg08進行輕量化改造,大約再有幾個月就夠了,但具體能有多輕我就不敢保證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