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粉碎敦刻爾克開始

第34章 衝鋒槍和輕機槍,只要能用就行

魯路修:“不用急,你先說說,開戰前4個月,你們取得了多少進展,目前把重機槍輕量到多少了?”

這些技術細節引數老施邁瑟一下子記不清,他畢竟還有兩年就要退休了,於是就給兒子使了個眼色。

雨果施邁瑟連忙接過話頭:“mg08改造前全重65公斤,其中28公斤是槍身,37公斤是四腳架。要改成輕機槍,四腳架可以直接丟掉,我臨時研製了一個只有3公斤的兩腳架,這樣就減掉了34公斤。

另外,我對槍身結構也做了一些不影響效能的簡化,大約能再減掉3~5公斤。

目前我有兩套方案,一套是繼續沿用水冷模式的輕機槍,全重27公斤;

還有一套是氣冷模式的,也就是去掉散熱水套,換上多孔的金屬空套管,全重能再省5公斤,減到22公斤。但氣冷抽風套管的結構還要慢慢試驗最佳化,目前還沒法保證散熱效率——因為帝國原先沒嘗試過氣冷的機槍,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積累,從外國貨身上借鑑。”

魯路修摸了摸自己的小鬍子,腦中細細斟酌了一會兒。

他知道,歷史上伯格曼公司就基於mg08重機槍,幫忙改良出了mg08/15型輕機槍。但如果沒人干涉推一把的話,這東西還要半年多才能試驗透過,一年後才能投產。

22公斤重的輕機槍,雖然比68公斤的輕了三分之二,但要攜行作戰還是太累了。

何況機槍手還要隨身帶至少一條彈鏈呢,這個時代用的都是全威力槍彈,毛瑟792彈頭就有15克重,加彈殼加發射藥,全重20多克,一條兩百發彈鏈也得5公斤。

魯路修琢磨了一會兒,提出了兩個方案:“槍管散熱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的問題,可以慢慢來。我這裡有一份之前從比利金劉易斯公司繳獲來的機槍輕量化研發資料,你們可以借鑑一下,說不定能少走一些彎路。”

魯路修話一出口,雨果施邁瑟立刻眼神一亮,他顯然也是知道劉易斯這位圈內同行的。

有了他的資料,互相借鑑一下,應該也能查漏補缺、吸收點別人的長處,提升自己的研發進度和質量。

而他也並不知道,原本歷史上,劉易斯公司在比利金覆滅前,跟著國王和內閣一起逃出了德軍的包圍圈,隨後去了佈列顛尼亞,後來在1915年幫佈列顛尼亞定型了劉易斯輕機槍。

這一世,也算是魯路修導致的蝴蝶效應,德軍最後把比利金殘餘勢力圍殲在了奧斯坦德,沒有讓比利金人成規模地突圍成功。

雖然劉易斯這樣的高階武器設計師,肯定優先順序很高,跟隨國王和內閣一起坐林仙級輕巡洋艦逃出了包圍圈。

但那種兵荒馬亂的環境下,劉易斯手下的很多助手、外圍技術人員肯定是撈不到船票跑路的,很多相關技術資料後來也被德軍繳獲了。

之前李斯特上校的第16步兵團打進奧斯坦德城、接受比軍投降時,其他軍官都在忙著蒐集值錢的東西,只有魯路修想著先梳理一遍比利金人有沒有值得繳獲的軍工資料,結果還真就被他撿漏了一些人員和圖紙。

當然,這些東西后來也都向上級彙報了,這次也是公爵殿下點頭允許他帶來、幫助伯格曼公司加快研發進度。順便也好為魯路修個人撈點人情關係。

這種感覺,倒像是劉邦進咸陽,其他人都在忙著“財貨有所取,婦女有所幸”,唯獨魯路修學蕭何先找地圖籍冊。

魯路修一邊說著,一邊就從隨身攜帶的資料裡,掏出幾本圖紙,推到雨果施邁瑟面前。

雨果施邁瑟展開稍微看了一會兒,就喜上眉梢,並給了他一個反饋:“有了這些東西,mg08/15的研發和投產進度,還可以再加快半年左右。明年年初就能定型,上半年就能量產!而且我估計能比我自己獨力設計,再額外減重兩三公斤。”

“到明年年初定型……那就是兩三個月之內了?作為一款成熟武器,這個週期倒也可以接受。不過眼下我需要一小批能在一個月之內就拿到手、並且投入實戰測試的樣品,可以做到麼?”

雨果施邁瑟頓感為難:“一個月?如果直接用機床加工,不開衝壓件模具降本的話,倒也可以做到。但成本會比較高,作為研發樣品是可以的。”

魯路修大手一揮:“你完全可以搞得更簡單一些——我看你這款設計中的氣冷式機槍的槍套,還是打孔圓管造型,這種東西,加工的時候難度太大,還不如直接搞成折角方管!

這是槍套,又不是槍管本身,圓的方的重要麼?能散熱不就好了!而且作為測試樣品,方管上打的散熱孔,也不用那麼細密。孔可以稍微大一些、數量少一些。

要確保複雜作戰環境下,有什麼泥沙土塊嵌進散熱孔裡,戰士們能夠直接把手指伸進去掏乾淨。你把孔打得那麼密,比手指頭都細,到時候都沒法在戰場上簡易保養。”

魯路修隨便就指出了好幾個改良的點,都是針對如何降本易產、增加戰場維護性的。

而這些改良點,其實也不難想到——作為軍迷,大多數人都知道,後世的mg34通用機槍其實比mg42更加精良,但就是成本高,難生產,難維護。mg34就是精準的圓管氣冷散熱槍套,而mg42改成了方管,直接用薄鋼板軋鋼衝壓就行了,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歷史上mg08/15的氣冷槍套,原本也要搞成圓管,但有了魯路修,這些“精益求精”的彎路就沒必要走了。

真到了戰場上,方管跟圓管的散熱效率幾乎沒差,生產成本和戰場維護卻極大改善了,豈不美哉?

雨果施邁瑟聽了他的建議,卻是喜憂參半。

他當然能看出,魯路修上尉的辦法,可以降低成本和增加可靠性、易維護性、易生產性……

但堂堂德瑪尼亞帝國的軍工企業,居然不再精益求精,而是追求降本增效……雨果施邁瑟的內心還有點轉不過彎來。

而雨果的父親老施邁瑟,更是完全想不通,他當即反駁道:“魯路修上尉!我們伯格曼公司造的歷來都是精品,怎麼能為了省錢搞粗製濫造的東西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