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粉碎敦刻爾克開始

第38章 倫德施泰特:“我們本該在1918年就想

“尊敬的利奧波德元帥,魯路修.亨特上尉,第6集團軍第12師屬突擊營a連連長,很榮幸能拜見您。”

魯路修深吸了一口氣後,儘量語氣平穩地向老者問好。

這位老者,正是王儲殿下的叔父、當今國王的二弟,利奧波德.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阿努爾夫元帥。

利奧波德元帥現年70歲,從軍52年,早在43年前的普法戰爭時就已經做到將軍了,9年前晉升為元帥,前年68歲時退役。

聽到魯路修的自我介紹後,老帥原本失焦的眼神,漸漸聚焦到他身上,上下掃視幾眼,才一拄放在躺椅扶手邊的柺杖,霍然站起身。

“年紀輕輕做到上尉連長,並不足為奇。但區區連長就能被魯普雷希特請來新天鵝堡赴宴,你還是第一個。老夫都有點好奇,你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了。”

老帥說話中氣十足,顯然肺活量並沒有隨著年齡明顯衰退。

魯路修也不想露怯,他知道對於這種幹了一輩子的純粹軍人而言,一切不必要的謙虛都會被視為虛偽。所以他就直截了當自曝功勳:

“可能是因為我之前血戰有功,殿下賞識我的戰術眼光吧——我在比利金跟隨卡爾少將麾下的一個團,頂住了敵人三個師的突圍,最後還用計攻心迫降了他們,滅亡了比利金陸軍。”

在老帥面前,魯路修很注意自己的措辭,確保儘量精準,避免落下吹牛之嫌。

隨後他又話鋒一轉,簡明扼要地概述了自己被請來赴宴的原因、具體要向公爵彙報些什麼工作。

老帥雖然退役了,但眼界依然犀利,聽完魯路修的陳述後,就招手示意他走近一些。

年紀大了,眼神不好使,不過眼光絕對老辣。

“這就是你建議給突擊部隊裝備的迷彩服麼?確實,隱蔽效果要好不少,可惜不太符合帝國的榮譽傳統,看上去太骯髒了。

至於這個鋼盔——真能擋住子彈麼?沒想歷史也會開倒車,只是比古代鋼盔更醜了。”

作為軍人,對於頭盔當然不會陌生。尤其德瑪尼亞地區自古就出重甲兵,全身板甲在博物館裡隨處可見。老帥看到現代鋼盔,自然而然就聯想到條頓騎士團時代那些巨盔。

魯路修卻並沒有因為被質疑而情緒波動,他只是沉穩地介紹了一下迷彩服的紋樣設計思路、造“勞保靴”的具體考量。

至於老帥對頭盔的質疑,魯路修還特地把頭盔取下來,放到老帥手中,讓他自己感受一下材質,還表示老帥完全可以用手槍試一試——只要別射得角度太正就行。

老帥也不可能真的在自家城堡裡試槍,見狀把玩了一下就把頭盔還給了魯路修,算是相信了他的說辭。

老帥也看得出來,這個頭盔醜歸醜,但鍛壓的弧度確實設計得好。遇到子彈橫向射過來的時候,也更容易偏轉跳彈。只有遇到從天而降的攻頂子彈時,才會被相對容易擊穿。

老帥卻不知道,魯路修自己當初畫的頭盔造型原型圖,其實是一步到位,儘量少走彎路了。

魯路修借鑑的就是後世的m56型頭盔,那東西別看50年代才造出來,但其實技術難度比30年代的m35型頭盔還容易些(相同材質的前提下)。

因為曲線越是平滑的頭盔,鍛造衝壓時的加工難度也較低,甚至可以靠一塊鋼材一體成型。而一旦轉折角過於稜角分明,鋼材直接鍛壓容易斷裂,反而得分成兩塊加工、最後再焊接起來。

原本歷史上德軍一戰時期的鋼盔,就都是至少兩塊鋼板焊到一起的。

這種防彈效能又好、生產工藝又簡單的東西,可謂是兩全其美。而它唯一的缺點就是長得醜,後世很多人說它像一個烏龜蓋,不如有稜有角的頭盔帥氣。

但魯路修畢竟不是數學不及格的純美術生,他畫畫是不錯,但理工科成績更好。

他考慮問題不會只考慮美觀,也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仿m56造型。

於是老帥越看越覺得這頂頭盔有玄機,雖然他算不出具體的力學分析,但僅憑軍人的直覺,他就看出魯路修是一個一切為了勝利、踏踏實實絕不浮華的人。

“年輕人像你這麼務實的,確實很少見。見微知著,我能理解魯普雷希特那小子為什麼看重你了。”老帥由衷地讚歎道。

說來也是魯路修的時運,他這麼設計,一切都是出於實用,是為了對戰友們的性命負責。

但老年人向來穩健保守、看不花裡胡哨。魯路修展現出的踏實,在老帥眼中也就成了難得的優點。

如果是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這樣沉穩務實,那還不算稀罕。但一個才二十出頭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便如此務實,就很難得了。

老帥受此觸動,原本威嚴的姿態也有所鬆動,變得健談起來,又跟魯路修閒聊了很多話題。

德高望重的老前輩,有時候內心其實很孤獨,他們受人尊敬受得久了,會有高處不勝寒之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