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粉碎敦刻爾克開始

第28章 幸不辱命,晉升上尉

“看來你的腦子好使,已經是殿下和卡爾將軍所共知的了,一個個都找你查漏補缺。咱也算共事一場,臨走之前,有沒有想到什麼最佳化建議、可以給我們海軍?”

魯路修也知道,今天不吐露一點乾貨,希佩爾怕是不會甘心。

好在他作為穿越者,知道的軍事常識足夠多。一起打了兩三天海戰,也確實有點心得。

他就爽快地白送了希佩爾兩點:“時間太倉促,也沒觀察到多少問題,就提兩點吧。

第一,我們的主力戰艦實戰航速,都比佈列顛尼亞人的同級貨色稍微慢一點,我看敵人在巡航作戰中已經不攜帶防魚雷網了,只在港口停泊時加裝以防偷襲。而我們還在航行時掛網,這個太影響速度和靈活性,又沒什麼用,趕緊都拆了吧。

還有就是,帝國的驅逐艦技術、魚雷技術,實在是不合時宜了。這些規劃,都是十年前甚至無畏艦還沒出現時代的產物,當時炮擊相對於雷擊,優勢還沒那麼大。包括法軍也是被這種‘魚雷制勝論’誤導了,才想著搞綠水海軍。

以後炮擊的精度優勢會越來越大,按照這個發展趨勢,未來魚雷會漸漸從核心決戰兵器、向戰術輔助兵器轉變——除非有新的劃時代魚雷投放載具出現,才有可能扭轉這一點。

而所謂戰術輔助兵器,主要就是攔截敵人的追擊、擾亂敵人的陣型。或者就跟昨晚那樣、對失去機動的主力艦遠端補刀。

這時魚雷的航速就沒那麼重要了,帝國應該轉變思路,在現有條件下,弄出相對慢速但節省燃料、也不容易被提前預警的魚雷,同時大大增加其最大航程。這種魚雷,不求‘瞄誰打誰’,只求超遠端補刀和賭運氣抽殺。這樣還能讓魚雷多發揮幾年餘熱。

另外,正在建造中的主力艦,以後都應該取消魚雷。哪怕這樣只能節省一點點噸位、最佳化一下水面船殼曲線、提升系統可靠性,也是好的,總比裝個廢物強。”

希佩爾喝乾杯中最後的酒,也是若有所思。

這些道理,他自己隱約也有意識到,只是沒有拉到如此宏觀的角度通盤整理過。

防魚雷網防禦效果確實不佳,也就是聊勝於無,但掛上之後,普遍會導致軍艦減速2~3節,這個代價還是太明顯了。有了這次的實戰經驗檢驗,也確實該促成公海艦隊提前撤網了(原本歷史上,發展到1915年,海軍也意識到這個問題,逐步在作戰航行狀態下撤網)

而近年來,火炮和火控科技的進步速度,也比魚雷技術的進步要快多了。

魚雷真正大殺四方的時代,其實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那時候可能五公里以外,主炮就完全打不準了,雷擊艦可以輕鬆頂著炮火逼近到魚雷射程內。

而無畏艦時代來臨後,魚雷的發揮空間確實在越來越小。

當主炮能在越遠的距離上精確命中後,雷擊艦都衝不到放魚雷的位置,魚雷的精確打擊也就沒意義了。

當然如果是給潛艇用的魚雷,考慮到潛艇可以隱秘靠近到距離敵人很近的地方突施偷襲,魚雷的航速指標還是很有用的。

但給未來水面艦艇用的魚雷,或許真該換一個努力方向。

主力艦也該全面去掉裝魚雷的計劃。

“這些我會考慮的,不過海軍高層也未必會聽我,要解決這事兒,還是得有我們自己能夠掌握的海軍武器工廠。

咱都是純軍人,沒錢,只能指望巴里亞王室,看看公爵殿下有沒有興趣找到錢投資了。

而且在建中的那幾艘主力艦,也不知道帝國還會不會足額投入資源如期建成。現在陸軍那幫人搶奪鋼鐵等資源搶得太厲害了,其實船廠很多時候都是半開工狀態。不過你提的取消主力艦魚雷的計劃,我還是會推進的。”

希佩爾最終也只能這樣無奈地表態。

考慮到今天本來就只是慶功酒會,魯路修能白送這兩條建議已經很賺了,希佩爾也就見好就收,認了這個人情。

歷史上,德軍其實是有機會在1916年就造完“巴里亞級”戰列艦,甚至有機會在戰爭結束前造出“馬肯森級”戰巡的。之所以沒造好,並不是船廠消極怠工,而是資源、鋼材這些被陸軍參謀部擠佔挪用太厲害。

當然另一方面,戰時確實捉襟見肘要互相搶,原本歷史上海軍表現也確實拉胯,沒什麼戰功,資源因此被搶也很正常。

這一世,如果希佩爾成為海軍新星,而且證明自己確實能打,花下去的資源值得,情況或許會不一樣吧。

未來或許還得考慮在宣傳、遊說領域投入一點,更好地爭奪資源,只是目前帝國海軍內部並沒有擅長這方面的人才。

……

酒會結束後,當晚魯路修在安特衛普大睡了一覺。再次醒來時,已是次日也就是11月1日的中午——

說來慚愧,這也是他穿越到這個世界以來,第一次整晚在陸地上睡的囫圇覺。

他是10月25日穿過來的,直到27日之前,他都是在尼奧波特的炮火地窖中過夜,時不時要驚醒做事。

後來28日那一夜是在殷麥曼的飛機後座上、吹著寒風眯了幾個小時。

再後面兩晚則是在希佩爾的德弗林格號戰列巡洋艦上。雖然那兩天倒是不缺睡覺時間,但戰艦的顛簸終究不比地面上。

如今總算回到陸地上。穿越後的第一整個星期,只有一天正常睡覺,這日子實在太難了。

也難怪他能睡過頭睡得那麼狠。

考慮到自己還要儘快歸隊、兌現晉升上尉的事兒,並且調整職務,他也不敢再耽誤。

草草飽餐了一頓早午飯合併的大餐,他就坐上了公爵殿下臨時派給他的bfw轎車,一路送他回奧斯坦德前線。

臨走之前,公爵還私人贈送了他一件1903年款醜國進口的絲綢防彈衣,鼓勵他到了前線之後好好幹。

剛到奧斯坦德,他就得到了第12師師長卡爾少將的接見,也再次見到了李斯特團長等人。

師長專門為他安排了一下職務交接,讓他象徵性跟著部隊守兩天,到時候就找藉口正式走手續升他為上尉。

卡爾少將還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魯路修中尉,你的情況司令都親自跟我商量過了。你以後前途無量,但也不能一上來就躲到後方參謀部出謀劃策,帝國對於軍官的履歷完整性還是很看重的。

趁著你軍銜還低,你應該稍微補一補基層指揮軍官的履歷。最近的防守戰,以及後續可能的對伊普爾的反攻,都是不錯的契機。而且我也不會讓你參加特別危險的任務的。”

到了這時候,魯路修也並不排斥作為基層指揮官的風險了。畢竟上面的人賞識他,會為他提供一定的便利,他的個人安全保障,肯定比其他一線軍官要高得多。

他立刻領情道:“謝謝師長,我記得東方有句古話: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一線基層作戰部隊的指揮履歷,會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會珍惜這個機會的。”

——

ps:新書求評論,求追更,求收藏,求票,萬分感謝。

海戰結束後論功行賞盤點的過渡章節,就這樣了,明天迴歸陸戰和練兵佈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