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能又有人會說了:這西蒙神父就算在斯卡里茨不受重視,那也是斯卡里茨的問題。這怎麼到了拉泰還是這樣啊?是拉泰人看人下菜碟嗎?
其實還真不是拉泰看人下菜碟,而是因為拉泰也同樣不待見教會……
這就是第三點原因,也是最後一點了:拉泰同樣輕視教會。
跟斯卡里茨一樣,拉泰能這麼做,同樣是因為雄厚的經濟實力。
如果說斯卡里茨的富有是老天爺賞飯吃,那拉泰就是靠自己一點點打拼出來的了。
拉泰從一片平地,發展到現在遠近聞名的大城堡,前後經過了三百多年的艱苦努力。
到現在,拉泰已經有了強大的農業和手工業。
可能在一些方面上,拉泰不如莎邵做得頂尖,比如之前一直存在感很強的莎邵葡萄酒,以及前面馬車貨物裡出現的莎邵板甲。
但拉泰勝在數量更大,而且種類更加齊全,質量也是不錯的。
除此之外,拉泰還有一支強大的軍隊。
可能有的讀者在讀過前面內容後,尤其是贖罪之旅篇章後,對這個“強大”二字深表懷疑。
我覺得這主要因為我們還沒有介紹過其他地方的軍隊,所以沒有個對比,看不出差距來。
但客觀來講,拉泰軍隊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絕對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
同時也是這片地區少有的,能打大規模野戰和攻城戰的軍隊。
而且他們還有數量上的優勢:兩百多個全甲士兵。
再加上兩倍的輔助兵,這就是六百多人了,再加上一些騎士貴族,總數大概在七百多人。
這七百多人雖然不算多,但要知道這只是和平時期的數量。
要真到戰時了,拉泰還可以憑藉雄厚的財力,進一步動員平民參戰。
憑藉這七百多人的骨幹,拉泰軍隊可以在保證戰鬥力不發生太大下降的情況下,再把軍隊人數擴充數倍,從而達到幾千人的數量。
這在現在的波西米亞地區,已經是一支相當強力的部隊了。
因此,拉泰城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四個方面對周圍各個城鎮形成了很大優勢。
正是有這樣傲人的實力做基礎,拉泰才得以有不鳥教會的資本。
瀚納仕領主更是以身作則,平時沒事就喜歡欺負一下拉泰神父,讓後者當眾下不來臺。
上行下效,因此這教會在拉泰官方也沒有多大的影響力。
也就是在一些下層民眾裡,教會才能有很強的影響力。
正因此,拉泰教會特別注重培養自己在底層民眾的形象,熱衷於救濟佈施,以及搞一些通識教育之類的。
這上面三點造成的結果,都很好的體現在了夜鶯小隊長和西蒙神父的關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