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任憑誰都不敢再去露頭放箭了。
眼看著實在是沒辦法,隊長只能下令弓箭手全體轉移,去後面的第一道圍牆上試試看。
結果,等眾人上到圍牆後才發現:哪怕是上到這裡,也依舊逃不脫敵軍的弩箭。
而且,雖然自己位置高了不少,但依然沒法跟上面圍牆上的弩手對射。
嘗試幾輪後,這些弓箭手還是隻能跟縮頭烏龜似的,躲到盾牌後面瑟瑟發抖。
“他媽的,對面那群狗雜種選的位置可真不錯!”
的確很不錯。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測繪師馬略。
這小子老謀深算,在決定修建第二道圍牆前,他曾經帶著手下人反覆測量過距離和圍牆高度,同時考慮到當時弓弩的有效射程,這才最終確定了第二道圍牆的建造位置和高度。
按照馬略的精確測算,在第一道圍牆和第二道圍牆的對射中,前者只有捱揍的份。
事實證明,馬略沒算錯。
而且,按照他選的建造位置,在整個第一道和第二道圍牆之間,是一片不算緩慢的上坡。這不僅加大了敵軍進攻的難度,也擴大了防守方的弓弩優勢。
就這樣,在大約持續兩個小時的殘酷廝殺後,塔爾木堡軍隊的第一波進攻以失敗告終,士兵們筋疲力盡,死傷慘重,再也沒有進攻的能力了。
面對這種情況,指揮官伊格內修斯氣急敗壞:他下令第一波士兵撤下來,換上第二波士兵繼續打!
除此之外,伊格內修斯也意識到從圍牆上去已經不太現實了。
於是便下令讓士兵們把進攻重點換到圍牆大門,不要再去嘗試架梯子了。
按照指揮官的命令,前線殘存的小隊長們指揮部隊撤下,新的紅色血液補充了上來。
又過了大概四個小時,冒著圍牆上兇猛的打擊,在付出慘重傷亡,好不容易填平門口的河道,用攻城錘撞破大門後,這些塔爾木堡計程車兵們傻眼了。
只見那門後被各種石塊和泥土塞了個滿滿當當,徹底堵死,連一點縫隙都看不出來。
這麼一來,不僅外面的人進不去,裡面的人也別想出來了。
這普拉比村的狠心震驚了所有人:這門,你們以後是不打算用了?這世界上哪有你們這麼守城的?別人守城講究的都是攻守兼備,你們這是在幹嗎?這不是胡鬧嗎?
就這樣,從大門進攻的企圖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而此時,作為指揮官的伊格內修斯也喪了氣,他最終還是在下屬的催促下,放棄了派遣第三波進攻力量,轉而下令全體撤退。
第一次攻城戰,最終以普拉比村的勝利告終。
之所以沒說完全勝利,是因為塔爾木堡的軍隊多少還是成功收穫了一點東西:他們佔領第一道圍牆。
相較於最初的規劃,總歸是完成了一半:雖然奶牛沒放進去,但成功把桶蓋開啟了。
也不算輸的太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