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玉皇頂。
一個盛大的的祭壇早已經準備完畢。
李治和武媚娘齊步上前登上玉皇頂封祀壇,身後是浩浩蕩蕩百官和祭祀隊伍。
太史令李淳風親自率領泰山道士,誦讀封禪祭文,迴盪在天地之間,向上天禱告。
良久之後,祭祀禮畢。
禮部尚書劉祥道高聲道:“大唐乾封元年,皇帝陛下於泰山之巔,行封禪之禮,祭祀昊天上帝。”
一身金黃色龍袍,威嚴的李治此刻彷彿百病全消,竟然健步上前,對著昊天上帝鄭重一禮,拿起祭文,高聲道:
“有唐嗣天子臣治,敢昭告於昊天上帝:有隋運屬顛危,數窮否塞,生靈塗炭,鼎祚淪亡。高祖仗黃鉞而救黎元,賜玄圭而拯沉溺。太宗功宏煉石,定區宇於再麾;業壯斷鰲,飲滄海而一息。”
李治先祭告天地,言大唐得國之正!乃是暴隋民不聊生,高祖太宗為救黎民百姓這才得國。
“臣忝奉餘緒,恭承積慶,遂得崑山寢燎,炎海澄波。雖乃業茂宗祧,斯實降靈穹昊。今謹告成東嶽,歸功上玄。大寶克隆,鴻基永固,凝薰萬姓,陶化八紘。”
當下,李治對昊天上帝鄭重獻上祭禮,行封禪初獻之禮。
李治獻禮完成,站立在泰山之巔,他目光如炬,遙望四方,目光無限延伸,東到東海,北到草原,西到西域,南到南海百越一帶。
“這都是朕打下的江山!”李治心中豪邁。
太宗李世民固然雄才大略,然而大唐是在他手中一步步達到頂峰,這次泰山封禪他實至名歸,無一爭議。
“皇后娘娘行亞獻之禮!”劉祥道再道。
武媚娘心中激盪,當下大步上前,走到封禪臺前。
誰能想到她以女子之身能夠來到泰山封禪,然而她卻心中坦蕩,李治能夠取得如此功績,其中有她一半的功勞。
百官都複雜的看著武媚娘,大唐男尊女卑,而武媚娘以女子之身,當眾臨朝聽政之後,又以皇后之尊,登上了帝王最高禮儀的祭臺,行祭祀亞獻之禮。
魏國夫人看著威嚴的武媚娘,眼神中的嫉妒再也掩飾不住,憑什麼出身不正的武媚娘能夠享受如此殊榮,她卻只能在一旁眼巴巴的看著,甚至在後宮中連名分都沒有,更別說生下皇家子嗣。
而武惟良、武懷運兩兄弟卻心中後悔至極,若是他們知道武媚娘日後會登上皇后,更會掌握大唐實權,他們打死也不會跟隨武元慶武元爽欺壓於她。
如今武媚娘榮耀至極,然而這份榮耀卻和他們武家無緣。
武媚娘當眾行亞獻之禮之後,拿起祭文,高聲道:
“大唐皇后武媚!率當朝誥命,謹獻於地母之前,妾身唯命於天子,承列祖之蔭,蒙列宗之庇,天地佑我大唐,日月輝我生民………………。”
在這場歷朝歷代的最高祭祀之禮上,第一次響起了女子之聲,這其中自然離不開李治的默許,當然也離不開兒子李弘退讓。
李治也是眼神複雜,他知道今日之後,武媚娘皇后之位將會穩如泰山,若再想廢后,恐怕要比當年廢王立武還要困難。
一方面武媚娘有了泰山封禪亞獻之禮的加持,若是再廢后如何向上天交代,二來太子李弘已經漸漸長大,以其一直以來的表現,其固然不是愚孝之人,但是也絕對不允許武媚娘失去皇后之位。
隨著武媚娘結束亞獻之禮,和李治並肩而立,共同接受百官的朝拜和萬民的敬仰。
至於終獻的宰相許敬宗,早已經無人關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