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蟬眼神炙熱地掃了兩眼,拿起《飛燕迴風步》坐下,認真翻看了起來。
“力從地起,欲練升力,先練降力...”
“這降力的基本練法,就是站樁,並且從運勁圖上看和八極拳沉墜勁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在練到一定水準後,還需在身上綁上重物,增加身體的負擔,從而增加耐力和腳力。”
“在這方面以我的下盤功夫做基礎,練起來絕對事半功倍。”
“除此之外,增加耐力的方法原來是呼吸節奏,掌握呼吸節奏同時也是練習升力前必不可少的一環,同樣要在身上綁重物練習,這看起來簡單,卻是我從未接觸過的,算是難點。”
閱讀中,王蟬細緻分析著輕功的練習種種思路,反覆將《飛燕迴風步》翻看了五六遍,等完全記下要領,才將其合上,起身來到院中。
“就從降力開始練吧!”
王蟬膝蓋彎曲,大腿逐漸與地面平行,緩緩按照練習降力的樁功擺出架勢。
這降力樁功,雖然姿態與練習沉墜勁有所不同,但在他看來本質卻別無二致。
所謂沉墜勁,勁力傳導時講求節節貫穿,身體各部位要形成一個整體,形成從上而下的強大合力。
練習這種發力方式,不僅身體姿態的外在表現,意念也至關重要,練習時需要始終保持一種身體整體向下沉墜的意念,彷彿身體與大地之間有很強的吸引力,將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向地面方向沉落。
“不管是雙腿樁,還是單腿樁,都感覺太輕鬆了,沒有挑戰,進步就會慢,也許我可以直接上強度,在身上綁東西了。”
出於穩固無比的下盤功夫,王蟬保持站樁足足一刻鐘,期間還由雙腿站樁,改為金雞獨立樁,卻仍然輕鬆寫意,遊刃有餘。
尋思了一下,他隨即直起身來,回到屋中,先是取來前身之前上吊用過的那條麻繩,又到院子角落搬了一塊四五十斤的大石頭,用麻繩綁好,懸掛在腰上,再次開始練習降力樁功。
“這下好累啊......”
身掛數十斤的石頭,王蟬身上很快溢位汗水,臉色也逐漸通紅,但依然咬牙堅持,直至約莫半刻鐘過去,感覺難以為繼,才解開麻繩,停下練習。
而在解開束縛之後,他除了感覺身體疲憊,雙腿痠痛,卻也有種輕盈的感覺。
“我在降力這方面觸類旁通,不止是事半功倍,大概根本無需多練,只要花兩三天適應一下,就能算是入門了,後續可以直接著手呼吸節奏和升力的練習了。”
微微喘著粗氣,王蟬一邊在院中緩緩踱步,緩解雙腿的痠痛,一邊在心中認真分析。
他是武校出身,有個在理論上高屋建瓴的師父,接受過系統的培訓,還有著幾年教學經驗,清楚該以什麼樣的方式,科學而快速的學習一門新的武技。
等痠痛感慢慢褪去,他活動筋骨,便動力十足地再次投入練習之中。
時間一晃,十天過去。
日上三竿。
七里坡的山道上,王蟬身上揹著一捆兩百來斤重的木柴,以一種獨特的呼吸節奏,朝自家所在方向,負重前行。
“嘶~”
每次抬腿邁步,他皆先以極慢的速度,用鼻子輕輕吸氣,讓空氣好似絲線般,緩緩透過鼻腔,沿著喉嚨,輕柔地沉入腹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