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腳下石榴紅

第52章 手藝傳情,舌尖記憶

“媽媽總說,酸奶要發酵得好,就得耐心等它醒來。”她輕輕攪動手中的陶碗,“就像我們塔吉克人的歌謠,慢一點,才聽得懂。”

她的聲音不大,卻像一根絲線,將所有人的情緒串連在一起。

那種緩慢而堅定的力量,彷彿正悄悄滲透進這個夜晚。

林硯聽著,心中一陣柔軟。

他想起爺爺曾經說過的話:“文化就像一條河,看似靜靜流淌,實則滋養萬物。我們要做的,不是改變它的方向,而是讓它流得更遠。”

他環視一圈,發現這些曾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手藝人,在這一刻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聲音。

“你們有沒有想過,把這些故事講給更多人聽?”林硯忽然開口,目光掃過眾人。

“不只是講手藝,還要講食物背後的故事。每一塊饢、每一口酸奶、每一個包子,都有它的來處和去向。”

他頓了頓:“‘味道節’只是個開始。我想把喀什老城區打造成一個能講故事的地方,讓遊客不只是看風景,更是來聽歷史、嘗文化的。”

他這話一出,四周頓時安靜下來。

阿依夏若有所思地盯著手中那塊還未吃完的饢,彷彿在思考什麼。

“你知道嗎?”她忽然開口,語氣裡多了幾分認真,“以前我覺得非遺就是守住那些快消失的東西,但現在……好像不完全是。”

她抬起頭,看向林硯,“你說的沒錯。我們不只是傳承技藝,更是在講述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生活方式。”

林硯微微一笑:“所以接下來,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

夜深了,大家各自散去,有的回去準備明天的攤位,有的繼續打磨明日要展出的新品。

林硯站在茶館門口,望著遠方漸漸沉靜下來的街巷,心中卻沒有絲毫疲憊。

而在他身後,阿依夏默默轉身,從懷中取出一卷艾德萊斯綢布,鋪在地上當坐墊。

這塊布,是她第一次獨立織成的。

顏色太深,當時差點扔掉。

阿依夏低頭看著那捲艾德萊斯綢布,指尖輕輕摩挲著凹凸的紋路。

夜色下,深紅與墨綠交織的圖案宛如老城斑駁的磚牆,在火光映照中彷彿有了生命。

“那時候我剛學織綢,手生得很,顏色調得不對,師傅說我這布沒法賣。”她低聲說,“但我捨不得扔。每次摸到這塊布,就知道什麼叫‘不完美中的堅持’。”

林硯坐在她身旁,聽著篝火噼啪作響,心中浮現出爺爺當年在茶館門口講故事的畫面。

老人總說:“文化不是擺進博物館的東西,是人活出來的模樣。”

他望著天邊繁星,忽然輕聲道:“你知道嗎?剛才李建國的包子、熱依娜的饢、帕夏古麗的酸奶……其實每一樣,都是一個故事。我們吃下去的不只是味道,還有背後那些人的生活、掙扎和希望。”

阿依夏轉頭看他,眼神裡多了一絲柔和:“所以你才想把‘味道節’辦成講故事的地方?”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