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重新聚攏,歡呼聲再次響徹巷口。
林硯長舒一口氣,望向遠處正在除錯天線的李志剛。
他正爬上一輛改裝過的通訊車,在樓頂架設了一個簡易訊號塔,像一束光穿透了夜幕。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直播進入高潮。
阿依夏用維吾爾語講述銅壺上的花紋寓意,從石榴到葡萄,每一種圖案都藏著民族融合的象徵。
她聲音溫柔而堅定,彷彿在為這片土地低吟。
林硯接過一把舊銅壺,現場演示爺爺當年修補的手藝,手法嫻熟,動作如行雲流水。
他的每一個錘落,都像是敲擊在時光深處的記憶之上。
賽福丁輕撥琴絃,冬不拉的音符緩緩流淌,如同月光灑落在喀什老巷的青石板上,溫柔又遼遠。
當最後一段影片結束,直播點選量突破百萬,訂單數量定格在1028單。
人群中爆發出熱烈掌聲和歡呼。
古麗娜爾激動得跳起來,張婷緊緊抱住阿依夏,賽福丁露出難得的笑容。
而在人群最外圍,馬強默默轉身,消失在夜色之中。
就在大家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時,趙磊匆匆趕來,臉色有些興奮也有幾分急切:“平臺剛剛開了緊急會議,我們想邀請你們入駐‘非遺好物專區’,做重點推薦。你們有沒有興趣?”
林硯還沒回答,阿依夏已驚喜地睜大眼睛。
他看著眼前這群人,聽著他們熱烈討論未來可能的合作方式,心中已有答案。
但他沒有立刻回應,而是走向老茶館門口,望著那盞隨風搖曳的紅燈籠,低聲呢喃:“這只是第一步。”
夜風吹過,燈籠輕晃,彷彿也在回應。
一個新的計劃在他心中悄然成形——“銅器聯盟”。
他要將整個喀什老城區的銅器匠人組織起來,統一品牌、設計與發貨流程,並設立“喀什銅器”認證標識……
但此刻,他還不能說出口。
因為這場直播只是起點,未來的路,才剛剛開始。
夜色漸深,老茶館門前的紅燈籠在風中輕輕搖曳,映照著林硯沉思的臉龐。
人群早已散去,只剩下幾人還在低聲交談,興奮與疲憊交織。
“一百萬點選量,一千多個訂單。”趙磊拿著手機反覆確認,“平臺方面很重視,‘非遺好物專區’是今年的重點專案,你們要是願意入駐,流量和資源都會傾斜。”
阿依夏眼中閃爍著光亮:“真的可以嗎?我們連包裝都還沒統一。”
“問題不大。”趙磊笑了笑,“我們可以先提供基礎模板,等你們內部流程穩定後,再逐步最佳化。”
林硯聽著他們的討論,思緒卻已飛得更遠。
如何把喀什老城區分散的手工藝人組織起來,形成規模效應,才能真正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他緩緩開口:“我想組建一個‘銅器聯盟’。”
眾人一愣,目光齊刷刷地落在他身上。
“喀什的老銅器匠人很多,但大多是各自為戰,沒有統一品牌、設計和發貨流程,產品也缺乏辨識度。”林硯語氣堅定,“如果我們能整合起來,統一標準、統一標識、統一銷售渠道,不僅能提升品質,還能讓外界更容易記住‘喀什銅器’這個名字。”
賽福丁抬起頭,眼神中透著驚訝和一絲敬佩。
他是年輕一代中的學徒,年紀小,手藝卻已初見鋒芒。
他的父親艾買提大叔聽後點了點頭:“只要有人願意學,我就願意教。”
“我們會設立‘喀什銅器’認證標識,只有透過稽核的匠人才能使用這個品牌。”林硯繼續說道,“同時,我也會邀請一些有經驗的設計團隊來協助改良款式,讓傳統工藝更能貼近現代生活。”
“那包裝呢?”阿依夏忽然插話,“我覺得光靠紙盒太普通了,如果用艾德萊斯綢做包裝,是不是更有特色?”
“好主意!”林硯眼睛一亮,“不僅如此,還可以開發一些結合刺繡與銅器的生活用品,比如銅製香爐配刺繡蓋布,或者銅壺搭配絲綢圍巾……這樣既能保留傳統元素,又能吸引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