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硯走上前,淡淡地問:“那你每個月給他們的收購價,比市場高嗎?”
馬強一時語塞,支吾道:“這不是……他們不懂行情嘛。”
“懂不懂行情沒關係,”林硯目光如炬,“但不能讓他們餓著肚子守手藝。”
圍觀人群漸漸安靜下來。
阿帕站了出來,她是哈薩克族刺繡傳承人,也是街坊裡最受尊敬的長輩之一:“孩子們想試,那就給他們一次機會。”
馬強臉色陰沉,轉身離開,臨走前丟下一句話:“你們遲早會後悔。”
當天傍晚,老茶館前的空地上搭起了簡易直播間。
庫爾班除錯著燈光和攝像頭,張婷正在聯絡本地網紅幫忙宣傳,阿依夏則在整理她帶來的艾德萊斯綢布料,準備講解工藝流程。
林硯站在一旁,看著忙碌的身影,心中泛起一絲暖意。
這些人來自不同的民族,說著不同的語言,但為了同一件事,聚在了一起。
古麗娜爾抱著攝像機跑過來:“林哥,準備好了!”
林硯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
“今晚八點,準時開播。”
他望向天邊最後一抹晚霞,心想:這是屬於喀什的新故事,剛剛拉開序幕。
而在他不知道的地方,馬強坐在自己的鋪子裡,盯著手機螢幕冷笑一聲,撥通了一個號碼:
“盯緊點,別讓他們順順利利搞成。”
夜色漸深,喀什老茶館前的空地燈火通明。
鏡頭已經架好,裝置除錯完畢,觀眾人數在短短十幾分鍾內飆升至數萬,評論區刷屏不斷:“太震撼了!”“這是真正的手工藝啊!”“怎麼下單?”
然而就在此時,畫面突然卡頓,螢幕定格在阿依夏講解艾德萊斯綢紋樣的瞬間。
幾秒後恢復,但隨即再次斷線。
庫爾班皺著眉快速敲擊鍵盤,額頭已冒出冷汗。
“訊號不穩定。”他低聲說,“可能是資料洪流太大,本地基站扛不住。”
林硯心頭一緊。
他知道,這不是一次普通的直播——這是銅器匠人、織綢藝人、刺繡師們第一次嘗試走出封閉的傳統市場,面對全國甚至世界的目光。
若失敗,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信心的崩塌。
人群中開始出現騷動。
有人議論紛紛,有人拍照離開,更有人失望地搖頭。
阿依夏站在鏡頭前,眼神裡透出一絲慌亂和不甘。
“不能就這樣結束。”林硯咬牙,腦海中飛速運轉。
忽然,一個名字躍入腦海——李志剛。
那是他在大學期間參加文化遺產數字化論壇時認識的一位援疆通訊工程師,曾參與過塔克拉瑪干邊緣村落的衛星訊號覆蓋工程。
手機撥出,鈴聲響起兩下就被接起。
“林硯?你這小子這個時候打電話?”電話那頭傳來爽朗卻帶著點睏意的聲音。
“老李,我在喀什老茶館做一場非遺手工藝直播,現在網路撐不住了,你能幫忙嗎?哪怕臨時搭個訊號塔都行!”
對方沉默了一秒,隨即笑出聲來:“你在搞大事啊!給我半小時,我帶裝置過去。”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燈光下的眾人仍在等待。
阿依夏輕輕握緊拳頭,張婷來回踱步,賽福丁低頭彈奏冬不拉,旋律中透著焦躁與不安。
忽然,畫面一清,直播重新恢復流暢。
評論區瞬間炸裂:“回來了!”“太好了!”“繼續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