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腳下石榴紅

第77章 匠心鑄魂,文化新生

“這樣轉化率至少提升三成。”趙磊看著後臺資料滿意地說,“而且使用者停留時間變長了,說明他們對內容產生了興趣。”

與此同時,阿依夏也在積極推動刺繡團隊上線。

在她的努力下,阿帕的工坊正式入駐平臺,並與銅器組合成特色禮盒,成為爆款商品之一。

“原來我們的手藝也能變成錢。”阿帕捧著手機看訂單,眼眶泛紅。

阿依夏輕輕摟住她:“不止是錢,是我們文化的迴響。”

就在一切井然有序推進時,賽福丁突然找到林硯:“林哥,我也想做點什麼。”

“你想做什麼?”

少年低下頭,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鏨刻工具:“我想教別人做銅器。”

林硯一怔,隨即笑了:“好啊,怎麼教?”

“影片教學。”賽福丁抬起頭,“我可以錄下來,發到平臺上。”

“那你想好標題了嗎?”

賽福丁想了想,輕聲說:“就叫《敲響銅聲的人》吧。”

新的故事,正在悄然鋪展。

賽福丁·艾買提的影片欄目正式上線後,第一期《鏨刻入門:一朵石榴花的誕生》在短短兩天內播放量破百萬。

畫面中,他安靜地坐在老茶館一角,陽光透過窗欞灑在他專注的臉龐上,手中銅片逐漸浮現出新疆最熟悉的圖騰——石榴花紋。

評論區迅速被留言淹沒:

“太震撼了,原來每一道紋路都有故事。”

“我想來喀什學一個月,可以嗎?”

“我爺爺也是手藝人,看了這個影片,感覺找到了回家的路。”

林硯點開留言一頁頁翻著,指尖微微顫抖。

他想起爺爺臨終前握著他的手說:“人活一世,總要留下點響動。”

如今,賽福丁敲出的不只是銅器聲,更是一代人對傳統的迴響。

他把留言截圖發給賽福丁,笑著說:“你可準備好當老師了?”

少年看著那些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甚至海外的報名資訊,第一次露出了緊張的表情,卻還是堅定地點了點頭:“我會教好他們。”

與此同時,馬強悄悄退出了市場。

他曾經是喀什銅器行業的“快銷鼻祖”,以低質低價搶佔大量線上流量。

但隨著林硯團隊建立起規範的非遺產品標準與品牌信譽,馬強的劣質銅器逐漸失去了市場。

他看著訂單不斷流向老茶館平臺,終於明白,自己再怎麼掙扎也拼不過那份真誠和堅守。

走的那天,他沒有告別,只在倉庫門口站了一會兒,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的老茶館,輕嘆一聲,拖著行李箱上了南下的火車。

趙磊收到訊息後,發了一條簡短的資訊給林硯:“你們已經建立了真正的品牌。”

林硯看完笑了笑,抬頭望向夜空。

幾天後,就在大家熱火朝天地討論下一步方案時,一封郵件悄然送達林硯的郵箱:

主題:關於喀什銅器非遺直播案例的進一步調研通知

發件人:烏魯木齊市商務廳·電子商務發展處

內容摘要:我廳注意到貴方近期透過新媒體平臺推廣銅器技藝的成功經驗,擬將其納入‘絲路電商’示範專案候選名單,請提供詳細運營報告及相關資料支援……

當天晚上,他召集了茶館裡所有參與直播專案的匠人們開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