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宅院裡,孫玉飛急躁的來回踱步,不時抬頭看向院門。
謝玉婉端來了茶水:“孫大人先喝口茶,歇息片刻。燊兒去喊了,應該很快就會回來。”
孫玉飛接過茶水,卻壓根沒有要喝的意思。
只端在手中,不停往門口張望。
謝玉婉本想多問幾句,為何如此著急。
但想想宋念守不在家,自己就算問了,也出不了什麼主意,還是別添亂了。
好在宋承燊沒多久便風風火火的跑進來:“奶奶,爺爺回來了。”
隨即,宋啟山和宋承拓走進來。
孫玉飛二話不說,立刻快步迎上去,苦著臉道:“宋老爺,您可算回來了。再不回來,天都要塌了!”
宋啟山見他真的很著急,便不再客套,問道:“孫大人且說,出了何事?”
“還不是黃楊村那些賤民!”孫玉飛已經急的有點口不擇言了:“本官不過讓人去收丁稅,他們竟敢殺了稅吏!”
黃楊村是臨安縣最邊緣的村子,田產大概五百畝左右,比曾經的固安村還要少些。
但人很多,且大多都姓黃。
這次孫玉飛讓人去收丁稅,黃楊村的人似乎蓄謀已久,二話不說,直接把稅吏砍了。
跟著去的幾個壯班也被砍傷,只是跑的足夠快,這才撿回一條命。
回到縣衙稟報後,孫玉飛得知此事,立刻派刑房的人去捉拿。
結果到了那才發現,黃楊村周邊,來了許多陌生人。
一個個手持柴刀,鋤頭,凶神惡煞,正商量著殺入臨安縣城,佔了縣衙。
有個刑房的捕快,認出這些人來自隔壁通遠縣。
通遠縣並非秋谷城所轄,而是二百多里外的清水城。
由於天高皇帝遠,通遠縣從前便不是很太平。
如今災荒連年,先造反也不稀奇。
宋啟山已然聽出孫玉飛的意思,問道:“大人是想讓民兵前去剿匪?沒讓人去秋谷城求助嗎?”
孫玉飛苦著臉道:“當然派人去過了,但秋谷城那位守備大人說,區區一群草包流匪,用不著他們親自出馬。說咱們縣裡訓練了那麼多民兵,正好派上用場。”
“真若是民兵打不過,他們再來剿匪也不遲。”
宋啟山微微皺眉,民兵訓練可沒花秋谷城的錢。
最初是縣衙和其他家地主一塊出資,近些年各家日子愈發難過,漸漸的就只剩宋家掏銀子了。
民兵的作用,只不過是用於應急,防患於未然罷了。
秋谷城有拿著朝廷軍餉的正規軍伍,卻要他們這些民兵去平叛?
擺明了是想看熱鬧,不想出力。
孫玉飛也知道這事說起來,很不公平,連他這個縣太爺都感到氣憤。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縣衙裡的衙役,壯班,捕快,加一起,也不過三四十人。
以前銀子多的時候,還有一些幫閒,白役之類的,能拉出來百十號人,甚至更多。
可現在你丁稅收那麼高,別人飯都吃不上了,誰還來給你做事。
至於民兵,名義上歸屬於縣衙。
但如今只有宋家出銀子,孫玉飛也不好直接命他們做什麼。
只希望宋老爺能夠給個面子,派人擋住那些賤民。
否則真衝入縣城,自己怕是要攜全家老小逃命了。
“宋老爺,宋家莊在咱們臨安縣,那是首屈一指的,你我之間更是唇亡齒寒的關係。若縣城真被攻佔了,宋家主日子恐怕也不好過啊!”
孫玉飛這話,宋啟山聽的明白。
縣衙真被攻佔,臨安縣就成了一盤散沙,到時候宋家號召力確實會受到影響。
流民軍各地都有,臨安縣撐到現在才遇到,已經算不錯了。
“孫大人放心,訓練民兵,本就是用在這個時候。”
說罷,宋啟山讓宋承燊去喊了湯運良等人來。
待這幾位到了,宋啟山道:“還請幾位將民兵召集起來,一部分留下護守本莊,另一部分隨我前去給孫大人解圍。”
孫玉飛並未聽出宋啟山說的是解圍,而非平叛。
當即大喜過望:“多謝宋老爺出手相助!”
“孫大人也說了,你我唇亡齒寒,何須如此生分。”
見宋啟山帶著湯運良,和孫玉飛一塊出了門。
無論謝玉婉還是宋念雲,又或者宋承拓他們這些晚輩,都不擔心宋啟山會出什麼事。
宋老爺的修為,他們比誰都清楚。
天下無敵肯定算不上,但對付縣鎮之流,那真是沒有對手。
只是想想自己住的地方,竟然也有人要造反了,謝玉婉就不禁有些唏噓感慨。
這時候,她忽然似想到了什麼,驚叫出聲。
宋承拓連忙問道:“奶奶怎麼了?”
謝玉婉望向宋啟山等人離去的方向,道:“孫大人怎把茶碗給端走了!”
宋承拓眨了下眼睛,不知道該怎麼回應了。
還以為天塌了呢。
黎秋煙坐在屋裡,輕拍著已經兩歲半的女兒哄睡。
外面的對話聲,她聽的一清二楚。
見宋啟山真打算用自家錢訓練出的民兵,去幫孫玉飛解圍,黎秋煙不禁搖頭。
心想公公的個人修為確實很高,高到讓人不敢置信的地步。
但在資源利用上,實在很難讓人信服。
自掏腰包,好不容易組建了這支民兵隊伍。
卻因他人一句話出去搏命,能有什麼好處?
即便不爭王爭霸,起碼也得用來保全自身吧。
黎秋煙嘆氣:“可惜了,倘若這支民兵在我手裡就好了。”
低頭看著熟睡中的女兒,又暗自道:“宋家血脈似乎有些不凡,曦兒如今竟莫名踏入武道第一境。可惜是個女兒身,若是男兒該多好。”
想到宋念順年前又帶著杜妙靈和童月柔去闖蕩江湖,把自己留了下來。
雖說也有自己想趁機多在宋家熟悉一些的念頭,可如今與宋念順見不著面,還怎麼生孩子?
想到這,黎秋煙不禁有些鬱悶。
另一邊,湯運良等人,已經把民兵隊伍集合起來。
總計一千零八十二人,其中三百人留在了宋家莊,另外七百人開拔。
得知黃楊村聯合通遠縣想造反,這些民兵都有點躁動不安。
“黃楊村搞什麼名堂,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造反?”
“也不怪,他們村一家獨大,傲氣的很。對咱們宋老爺,一直看不順眼,覺得搶了他們風頭。”
“搶他們風頭?真是笑話,黃楊村能養得起咱們嗎?要不是宋老爺,現在好多人連西北風都喝不上!”
“誰說不是呢,而且還跟外縣串通,真是吃裡扒外的白眼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