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列車在末日

第265章 請求

好在俞悅的到來結束了舒唯的煎熬。

如果說和正常人談論問題的難度是1,難受程度是0.

和腦子有問題的人難度就是3,難受程度也是3.

和腦子有問題但實力超強的人難度就是6,難受程度也是6.

和列車長談論問題的難度是0,難受程度是20.

列車長不會因為這點口舌之爭殺了你,但是他那詭異的說話風格和問題會讓人有吃了蒼蠅一樣的噁心感。

根本不知道他會從哪個角度噁心你一下。

俞悅憐愛的看了一眼舒唯,顯然剛才蘇煥的話她都聽到了。

“武器已經打包好了,可以上浮。”

說起正事,蘇煥只能意猶未盡的抿抿嘴,這個有趣的話題只能下次找機會了。

“上浮吧。”

……

等到將實驗室所有東西弄到車上,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天。

這三天不僅僅是搬運物資,因為前段時間制定的目標計劃,武裝列車所有部門都在全力運轉著。

首先,列車上成立了一個電磁武器實驗室。

不要求能把李秀華留下來的實驗推進到什麼程度,能復刻百分之七十現有成果就行。

實驗室設立在副44、45、46三節,正好在徐主任實驗室對面。

帶頭人在徐主任實驗室選了一個叫做班雲章的研究員。

雖然聽著很不起眼,但徐主任實驗室哪怕是個打下手的都是博士,但凡能成為正式研究員的,放到末日前都能輕鬆評個正高階職稱。

至於俞婧這種研究生,和實驗室最大的交叉點,就是帶了“研究”倆字。

打下手都嫌礙手那種。

要是將車上各個實驗室水平排個序,俞婧的機械試驗室只能墊底。

科研佔比百分之一,能力佔比百分之九十九。

然後就是馬教授的,不是說馬教授不行,主要是他帶了一堆學生。

廠長、鄧副總他們專業程度比較高,但因為整合化的原因,有點偏科。

徐主任這裡就全了,畢竟是鋼鐵議會做的人員儲備,肯定不能偏科,所以各種型別都有一些,每個拿出來都能獨擋一面。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人才底蘊,所以不管列車遇到什麼奇怪的玩意,車上的專家都能給出大致準確的答案。

要不是蘇煥的手段太過離譜,將鋼鐵議會的老巢一波端了。

放任這些專家研究幾天,武裝列車都得狠狠栽個跟頭。

副手在廠長手下挑了一個,在倖存者裡挑了一個。

雖然不是那麼合適,但矮子裡拔將軍,能用就行。

風風火火的就將列車第五個實驗室給建起來了。

他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將【雷神-7】【雷神-8】兩臺電磁軌道炮安裝到列車上。

若是一般載具,面對動輒十幾米長的軌道炮還有點為難。

但是對一千五百米長的武裝列車來說,還不趕一節車廂的一半,小意思。

乘務組和武裝兵團的擴建也近乎完成。

武裝兵團總共增兵二百,軍官無。

其中,貓鼬等三人被提拔為上等兵。

何傑為了取整,之前留下人的空缺由軍官彌補,總共七百人。

佔據列車總人數三分之一。

乘務組共計一千三百人。

後勤組增加最少,總共加了八十人,達到了三百的數量。

其中人數主要來自於黃海的車廂農場擴增,以及培植艙擴增。

後勤組說起來就兩個任務,物資管理、後勤保障。

但實際執行起來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像是物資管理裡面就有蔬果生產、彈藥庫管理……

後勤保障裡還有一些生產維修的任務。

淨水器得有人清理吧?

車輛壞了得有人維修吧?

畢竟老柳這種修理工都是掛在後勤組名下的。

所以在執行中,還是得細分部門。

目前主要有,車廂農場、培植艙、餐車廚房、物資管理、車頭排程、日常維護、居住分配、醫療車廂,八項重要職能。

每一項都無法合併,也無法取消。

像是車頭指揮台,目前整個車廂的作息以及重要事項排程全部依賴這個部門。

居住分配看似清閒,實際上更準確的名稱應該叫做行政管理。

但凡有什麼需要報備或者乘務無法解決的問題都要交給這個部門。

這是和列車上乘客接觸最廣泛的部門。

算來算去最清閒的反而是醫療車廂,連專職醫生都沒有幾個。

目前算上林夏只有三人,一個不會做手術的中醫,一個婦科方面的住院醫(非主治),一個會看片的古法西醫。

但就連這仨貨也不能取消。

現在列車是沒有大戰,一旦有高強度對抗發生,醫療團隊就是戰士心裡最後的退路。

一個組,八個部門。

這就是蘇煥拒絕再次分組的緣故。

這麼分下來根本分不完。

現在有四個組的乘務長擋在中間,他每天都有一堆行政工作。

要是幾十個部門同時讓他負責,他什麼都不用幹了。

每天批檔案就夠受的。

戰鬥組五十人,乾乾淨淨,沒有下屬分工。

科研組一百二十人,總共五個實驗室,不用細數。

製造組,整整八百三十人,是武裝列車最大部門。

只有一個子彈工坊相對獨立一些,剩下的人分屬很散,有點像是科研組的附屬部門。

大部分工作都是輔助科研組進行製造。

因為技術含量低,人員多,吸收倖存者也多,這個部門最為魚龍混雜。

康復後的張強就是加入了這個部門。

新一代同舟會發展的也是有聲有色的。

像是裁縫鋪、老柳修車這些,職能過小,人數過少,所以算不上什麼獨立部門,全被歸類到日常維護中。

按照規矩,這些下屬部門的管理崗位應該跟眼鏡一樣,提升到五級乘務。

但像是李瀚這種,在車上沒待幾天,沒做什麼貢獻,就因為恰巧空缺被推上去的,平白獲得五級待遇,很容易讓其他人滋生不滿。

雖然被列車長直接提拔的李瀚沒人敢說什麼。

但其他大多數都是胡說等乘務長商量著提上去的,自是難以服眾。

所以這些管理崗位都是暫時的,一旦有人表現優秀,就會頂替原來的管理者。

目前的管理者維持原本的等級待遇,想要坐穩位置,跟其他人一樣要按照規矩一步步提升。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