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王不但聲音爽朗,人看起來也很是舒朗。
何清旻覺得自己的化名送給平涼王更合適一些,聞聲看去,只見平涼王身量雖然不高,但卻十分有度,不過而立之年,金冠玉帶,富貴逼人。
黃三樺蚊子一樣,嗡嗡嗡地叫了半晌,平涼王但笑不語,等他說完了,才比了個“請”的姿勢。
何清旻沒忍住,又笑出聲來。
這次小僮們沒敢抬頭,平涼王卻看了他一眼,何清旻略微一怔。
何清旻對平涼王瞭解不多,八年前老王爺病重因此沒有在峨眉山露面,是以他們並沒有見過。平涼王已據守西北三代,雖不知是否是為取信朝廷之故,歷代平涼王皆不擅文治,與朝廷雖有摩擦但總體還算和睦,也因此朝廷對其結交江湖人等並無過問。現平涼王姓王名濬,不過而立之年,比其父低調不少,聚賢莊乃其父所設,當年聚賢莊初建之時懸賞江湖惡人,有一陣子鬧得轟轟烈烈,如今懸賞榜雖然仍在,但已經不像當年連普通的綠林人物也包含其中,僅有一些大奸大惡的萬惡之徒。
想到此處,何清旻回過神來,只見黃三樺和平涼王已經過了二三十招,黃三樺練得一手“鐵爪六式”,每一式九個變化,手段兇狠。這“鐵爪六式”傳承不祥,據說是孤懸海外時與猛獸搏鬥有感所創,但到黃三樺手中,只見他雙眼發綠,面露狠色,招式兇狠,恨不得爪爪鉤掉對手皮肉,雖明知他吃人並非生吃,也不禁令人有些膽寒。
何清旻眉頭微微蹙起。
先平涼王曾遠上東海求師,習得東海十八劍,他天資聰穎又勤學苦練,輔以自身心法,在東海十八劍的基礎上不斷改進,自稱“平涼九劍”,因他擅用重劍,這“平涼九劍”頗有大巧不工之勢……可眼下卻並不如此。
何清旻嘆了口氣,他站得有些遠,只來得及將跟了自己足足一年的木棍擲出去,向平涼王拱手道:“姑娘沒事吧。”
“平涼王”見狀,拱了拱手道:“多謝。”聲音清脆,宛如黃鸝出谷。
何清旻問:“敢問芳駕可是百花谷白仙子的傳人?”
“平涼王”道:“正是,不必如此客氣……我叫白芸芸。”
黃三樺冷笑道:“小子,你這是幹什麼?”
何清旻已經想明白了六七分,嘆氣道:“老爺子,不如我們換個賭法。”
“說說看?”
何清旻微笑道:“我們不分勝負,只論死活。”
黃三樺大笑了兩聲,“好狂妄的小輩。”
何清旻向白芸芸道:“在下的武器剛剛已經碎了,想借姑娘的劍一用。”
白芸芸反手將劍遞了過去,“這是平涼王的‘無鋒’……唉,我早說……”她沒能說下去,但何清旻知道她的意思。
重劍無鋒。
這並不是一個形容,平涼王的劍重八斤八兩,劍頭渾圓,有刃無鋒。
何清旻接過來,輕輕掂了掂,“不愧重劍。”
黃三樺冷笑道:“我若是贏了……”
“紅燒吧。”何清旻打斷他:“我不喜歡清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